左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附设的生物样本库,可储存超过40万份样本。右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为医药研发机构提供一站式临床试验支援平台。
为推动大湾区跨境临床试验协作,特区政府于去年底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试验所行政总裁张文勇日前接受访问时表示,试验所至今已与72家跨国及本地生物医药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交流,多家药企对深港两地协同发展临床试验反应正面,香港高质量医疗研究等优势,加上试验所提供一站式支援,有助吸引药企到大湾区开展临床测试,加快新药研发,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试验所已相继与不同单位建立合作框架,包括与本港两所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预计未来一年将开展逾70项涵盖创新疗法等的临床试验;与医克生物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爱滋病疫苗ICVAX展开跨境二期临床试验。\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爱滋疫苗ICVAX二期临床试验将展开
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推动香港发展医疗创新枢纽措施,包括成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为医药研发机构提供一站式临床试验支援平台,统筹香港公私营临床试验资源,并让河套香港及深圳园区协同发展临床试验。
张文勇接受访问时表示,整个大湾区拥有8600万至8700万人口,人口众多,是开展临床试验的合适位置,除了比较常见的疾病,一些较罕见的疾病,也能找到足够的受试者。
他指出,香港拥有两所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医学院,医管局是一个水平相当高的公立医疗机构,令香港更拥有独特的先天优势,吸引各地药企来港开展业务,“香港在国际上也相当独特,我们做的研究不仅受到中国药监局认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欧盟也认可,十分难能可贵。”
张文勇表示,试验所并不等同于一家医院或者研究所,不直接参与日常的临床试验工作,主要扮演协调和推动的角色,“例如部分研究在内地医院展开,部分则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展开,我们希望发展这种粤港澳合作的多中心模式,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快研究出有效且安全的新药。”
试验所与深圳园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已于上月底,就首个跨境临床试验项目与医克生物集团代表签署三方合作意向备忘录,推动由医克生物和香港大学爱滋病研究所合作自主研发的爱滋病治疗性核酸疫苗ICVAX的跨境多中心二期临床试验项目。张文勇表示,目前研究团队已在物色参与者。
今年五月,试验所与港大医学院和中大医学院签署临床试验协作备忘录,两所医学院料于未来一年共开展逾70项涵盖创新疗法等的临床试验,聚焦癌症、肝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罕见病等领域。
张文勇指出,目前试验所已协助启动五项临床试验,除上月启动的爱滋病疫苗项目,亦有肝病先进疗法、肝癌及肺癌等,而计划中的项目共有七项。试验所将为多中心跨境临床试验做好协调,与湾区机构做好流程优化等工作。
张文勇表示,除了两所医学院的临床试验中心外,将来亦希望协调医管局辖下有条件开展临床试验的医院,长远计划将临床试验研究扩至基层医疗诊所,并统筹私家医院资源,例如养和医院、港怡医院等,参与开展临床试验工作。
与72药企机构交流 反应正面
张文勇表示,试验所在合作伙伴上不设特定门槛,开幕至今约8个多月,已经与72家跨国及本地生物医药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对话及交流,包括与内地最大的药企以及国际最大的药企沟通,希望吸引他们来到大湾区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反馈非常正面。试验所亦在今年2月至8月与不同持份者共进行了26次会面交流,足迹遍及深圳、伦敦、苏黎世等6个城市,对象涵盖本地、内地和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学术及研究机构,例如剑桥大学、苏黎世大学、新加坡临床研究院、深圳医学科学院等。
张文勇透露,试验所正致力打造一站式试验支援平台,包括透过电子平台令临床试验资讯更加透明,以吸引内地、境外药企了解香港正针对哪种疾病进行研究,有助他们以香港为研究基地扩展业务。
张文勇表示,试验所的目标是促进香港和整个大湾区的临床研究生态蓬勃发展,希望能加速药物研发,惠及患者;同时进一步加强港深两地在临床研究领域的合作,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