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莫思年报道:特区政府在2023年推出渔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协助业界迈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位于上水的大龙实验农场为唯一政府负责运作的实验农场,渔农自然护理署在此研发和试验适合本地环境的生产技术和作物品种,为本地农业升级转型提供支援。
渔护署希望透过复育有特色或具本地历史背景的农作物品种,为农产品提供卖点,以吸引消费者,大龙实验农场种有各式有机蔬果,包括黄皮红肉的有机西瓜品种“黛安娜”,也有鹤薮白菜及本地稻米品种“花腰仔”等本土特色农产品。
渔护署农业主任张栢然说,大龙农场与本地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测试生产技术和模式,例如与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研发手机应用程式,利用人工智能和照片辨识技术,诊断作物的病虫害,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
农民也可借用这里的农用机械,减少农务的人力需求。
渔护署农业主任潘嘉欣表示,署方计划于2025至26年内建立一个安全、低碳、优质,涵盖各类本地渔农产品的新品牌。新品牌会为渔农产品建立生产标准、养殖方法、认证、溯源制度等,以确保品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