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严正处理/“补充劳工优化计划” 首七月296宗投诉

2025-08-20 05:01: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餐饮业是申请输入外劳人数最多的行业。\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补充劳工优化计划”自2023年9月推行以来,首年接获14宗投诉,2024年则有69宗,今年截至7月则较去年急增逾3倍,至296宗。检视发现两宗个案初步显示雇主聘请外劳后解雇本地员工,已暂缓处理其申请;另一宗涉雇主在为期4周本地招聘表现不真诚,没聘请可聘用的本地劳工,劳工处早前宣布对其实施“行政制裁”,这亦是首度有企业因违反本地招聘规定而遭处罚。自2025年7月31日起,劳工处拒绝处理该公司在随后一年提交的输入劳工申请,同时中止处理其已提交的申请。

  有灭虫公司罚暂停申请一年

  涉今次“行政制裁”的公司为淨康集团,乃灭虫消毒公司。有业内人士指,行内人手不缺,惟较难请到具专门灭虫资历人士,故内地人才更吃香,冀政府严格把关,保障本地从业员。

  劳联主席、立法会议员林振昇认为,劳工处对违规雇主作出“行政制裁”具有积极意义。政府公开违规雇主名称,要求其解释不聘本地工人的原因,并排查是否存在刻意倾向外劳的情况。“相信这些举措具有一定‘阻吓力’,但处罚的核心目标在于‘令雇主转向本地僱佣’。”

  港九劳工社团联会秘书长、立法会议员周小松表示,随着雇主滥用外劳制度,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政府高调处罚违规公司,传递“必须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信号。他认为,现有规管力度尤其是执行力方面存在不足。“我建议将违规公司输入外劳的禁令延长3至5年,情节特别严重或重犯的,可禁止其输入外劳”。他表示,政府可以研究引入罚款,将罚款用于本地工人培训。

  为了进一步规范外劳申请,劳工处于今年六月份表示,对于获通过初步甄别并进行四星期本地招聘的优化计划申请,劳工处在“互动就业服务”网站刊登职位空缺资料时,会展示申请公司的名称,鼓励求职者应征。

  而雇主递交优化计划的申请后,除输入劳工续约申请等特殊情况外,其后六个月内提交的其他申请一般不获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