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港大医学院揭露药物过敏标签错误,与膝关节手术后出现感染的风险有关。
【大公报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的内科学系与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研究团队发现,过敏标签错误与膝关节手术后出现严重人工关节感染的风险有关。研究显示,若病人被误标为对盘尼西林或β-内酰胺抗生素过敏,发生人工关节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不仅造成病人术后剧烈疼痛,更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治疗成本亦高昂。
盘尼西林及相关的β-内酰胺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香港约有2%人口被标签为对盘尼西林或β-内酰胺抗生素过敏,他们往往被处方效果较差、风险较高的替代药物。不过过往研究显示,多达九成的过敏标签出现错误,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风湿及临床免疫科主管兼临床助理教授李曦解释,“许多错误的‘过敏’标签,其实是在病人年幼时因出现皮疹反应而记录下来,也可能是根据在香港以外地区进行不当的皮肤测试而作出的判断。这些过时的标签往往阻碍了病人获得最佳治疗,尤其在进行如膝关节置换等重大手术时更为关键。”
港大推药剂师评估服务
有见及此,港大医学院已推出全港首个药剂师主导的盘尼西林过敏评估先导研究服务,以应对这个重要的医疗问题。新服务强调准确记录病人过敏资讯的重要性,有关研究结果已在《The Bone & Joint Journal》上发表。受过专业训练的药剂师会进行初步评估,如有需要,患者可获直接转介至免疫科医生作进一步检查。这种优化模式不仅提升了病人的整体就诊体验,亦有助减轻医院过敏门诊的庞大需求。港大医学院的新举措让药剂师在识别和管埋错误过敏标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香港的社区过敏护理服务树立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