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吴俊宏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昨日正式设立,获香港各界人士高度关注。有代表委员表示,教育基地的设立,有助青少年深入认识国家历史,期待透过该基地推动爱国教育,培育贡献国家、具民族认同的新一代。
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国家历史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表示,教育基地的设立是推动港澳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基地将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国家历史,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英勇事迹。他指出,通过实地参访与交流,年轻一代将更深刻体会“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教育基地的设立亦体现中央政府对港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与支持,有助于培养具国家意识、愿意贡献社会的新一代。
林至颖期待未来在内地更多地方设立类似基地,并建议运用“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化技术手段丰富学习体验,让历史教育更加生动深刻。他期望香港能进一步善用这些爱国教育资源,推动跨地域学习活动,让青年亲身感受国家发展成就,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凌友诗表示,抗战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最能唤起港澳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因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再恰当不过了。她指出,日本至今仍隐瞒侵华历史真相,日本政要每年依然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华战犯。这些行为警示青少年必须铭记历史、捍卫国家安全。该纪念馆内容全面,必将为港澳青少年带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全国政协委员、港专学院校长陈卓禧指出,抗日战争是在力量悬殊的艰难条件下,千万人流血牺牲,最终取得胜利,这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更是中华民族百多年来抗击外敌的首次全面胜利,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捩点。
陈卓禧提到,当年许多香港热血青年深受抗战精神感召,毅然奔赴前线,展现与祖国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崇高情怀。他强调:“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持续奋斗。香港经历黑暴风波后,正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陈卓禧建议,香港教育界可将学生内地考察活动与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及奋斗历程紧密结合,帮助青年建立报国之志,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