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沙田 不少屋苑的空间堆满单车,不少是“死车”。\大公报记者伍轩沛摄;右图:九龙城 贾炳达道公园内的一间出租单车店,舖前放置单车,仍有多部单车放出栏外。\大公报调查组摄
对于本港发展“单车城市”,有超过十年单车教学经验的单车教练陈政烜直言十分欢迎,他指各区距离较短,具备发展单车出行的天然条件,单车可成为市民便捷的出行选择。不过,他又指香港发展“单车城市”仍面临多重挑战。硬件方面,现有单车径多呈断续状态,单车泊车位供应不足;且因香港天气多雨或炎热,需配备冲凉等设施。软件层面,相关法例需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提升其他市民对单车出行的接受度。
有市民反对单车行驶马路
陈政桓提到,目前香港参与单车活动的人数虽无确切统计,但单车种类日益丰富,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其中,部分较富裕人士热衷越野单车、公路单车等高端项目,显示单车既作为普通交通工具,也有高端市场潜力,适合香港发展并吸引高端人群。但当前部分区域禁止单车通行,且有市民反对单车在马路行驶,这些因素正阻碍高端单车项目的发展。
另外,Brompton友聚单车会共有2000名会员,假日相约逾百人参与单车聚会。该会负责人陈先生向《大公报》表示,会员的单车价值高昂,动辄数千元甚至过万元一辆,一般也甚少街泊,但单车聚会后需要泊车联谊,也会出现泊位不足问题,据观察部分交通接驳位置,例如临近港铁站的单车泊位长期不足,相反在单车径附近的泊位则长期有空位。\大公报记者 余风、赖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