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嘉宾驻足细阅 赞展览培养爱国心
卢宠茂:铭记抗战胜利历史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80年前《大公报》“日本投降矣!”报道抗战胜利的展板前驻足细阅良久,他表示由1931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我们得到和平,得到最终的胜利,要铭记历史:“这段历史很宝贵,所以当我看到《大公报》的展板时很感触,希望我们永远得到和平!”\大公报记者 李雅雯
施俊辉:办连串学校纪念活动
署理教育局局长施俊辉表示,这次巡回展览非常有意义,透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可以教导同学更加珍视和平,在求学时期装备自己,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更大贡献。他指出,教育局有一连串纪念抗战胜利活动在学校举办,并制作AI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在学校巡回展览,以生动方式让同学们与抗战烈士互动交流,希望让下一代更了解抗战历史,提升国家归属感及民族身份认同。\大公报记者 李雅雯
吴秋北:观展学历史有意义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展览中有不少内容令他深受教育。“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们民族遭受外敌侵害,一起抵御外侮,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他表示,参观展览对于学习历史,了解国家发展,有许多意义,更激发了国人奋发自强,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公报记者 义昊
何君尧:四方面落实爱国教育
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身穿中山装到场参观展览,形容“尊重这一庄严的场合,要穿我们中华民族的衣服”。他认为,青少年教育要从小抓起;又建议香港社会应该从学校、传媒、网络和非政府组织四个方面,落实更加长远并具延续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大公报记者 陆九如
简慧敏:增强国民身份认同
立法会议员简慧敏表示,香港年轻一代通过了解抗战历史,不仅可以增强国民身份认同,还树立了未来服务社会、贡献香港以及祖国的理想。“人要有根,才能向上成长。”简慧敏认为,找到自己与国家血脉相连的归属感非常重要,香港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要继续努力。\大公报记者 陆九如
王惠贞:繁荣稳定来之不易
港区全国政协常委、九龙社团联会会长王惠贞说,很多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段历史,教科书很少提及有关内容,希望透过这个展览,让市民了解到今日国家的繁荣稳定,实是来之不易,今日内地和香港有安稳的环境,让人放心地工作和读书,全赖先烈无畏的牺牲。我们缅怀先烈,要以史为鉴,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环境和发展机遇。\大公报记者 李永青
梅李玉霞:盼多办这类展览
香港会展中心董事总经理梅李玉霞说:“还在唸书的时候,曾经观看过抗战电影,片段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无法忘记,日军残暴的程度,令人发指。过去香港较少这些展示抗日的活动,希望以后多举办这类展览,让香港年轻人了解到历史真相。”\大公报记者 李永青
庄紫祥:先烈故事助青年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庄紫祥表示,从展览中见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抗战,无论在内地或海外,中国人民都展现出坚不可摧的精神,立志拯救祖国,为下一代创造安全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生活。他的家乡也出了四位抗日英雄,看到展览的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令他很感动。他相信,了解更多先烈的故事,有助年轻人更好成长,鼓励他们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霍震寰:助年轻人了解抗战
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感慨说:“世界和平来之不易!当今世界上仍有许多地区处于动荡之中,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生活在安稳的环境中,正是因为国家日益强大,才能远离战火。”霍震寰表示,是次展览汇集了许多珍贵历史资料,相信能够帮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深入了解抗战的历史。\大公报记者 李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