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珍爱和平/老伯观展忆当年:一块面包保不住

2025-08-25 05:01: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吴伯伯(右)表示,不能让抗战的烽火岁月淡出记忆,要让年轻一代接过抗战精神的接力棒。\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84岁的吴伯伯坐着轮椅缓缓在展区移动,不会错过任何展品,指尖轻轻指着展版照片,感触良多;不远处,青年辜先生驻足在老照片前,目光久久停留在抗战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的画面上。一老一少,相差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阅历,在这场展览中因共同的历史记忆与和平期许,各自表达心声,如像展开了一场隔空的“跨代对话”。

  “我们不能让抗战的烽火岁月淡出记忆,更要让年轻一代接过抗战精神的接力棒。”吴伯伯接受《大公报》采访时,声音虽缓却字字有力。作为《大公报》的老读者,他从报纸上得知展览消息后,立刻叫家人陪他前来。谈及年少记忆,老人谈到:“小时候连块面包都保不住,刚拿到手就被抢走,那种苦日子我一辈子忘不了。”他常把这些往事说给后代听,只为让他们明白:“现在的安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人用命换的,年轻人一定要珍惜。”

  冀年轻人延续抗战精神

  同样被展览触动的还有青年辜先生,他忍不住感叹:“在香港很少见到这么大型、内容又扎实的抗战展!”虽从小在课本里学习抗战历史,但当“艰苦”二字化作具象的照片──百姓躲避轰炸时紧握孩子的手的照片、士兵磨破的绑腿、战争残酷的情景,他才真切体会到“头皮发麻”的震撼。“以前总觉得历史离自己很远,现在才懂原来‘和平’不是天生就有,是先辈扛过所有苦难才送到我们手里的。”

  在“文章报国 舆论脊梁──抗战中的大公报”展区,当听闻1945年《大公报》报道日本投降时,特意在“日本投降矣!”标题后加感叹号以表达情怀,辜先生凑近展柜仔细端详:“这个标点好有力量!能想像当时报社人有多激动,这也是历史的温度啊!”

  被问及抗战精神该如何传递给后代,辜先生毫不犹豫说:“核心就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不光要记住,更要把这份警醒传下去,让大家都知道和平有多珍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