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前来观看巡回展览的市民,或是在展出的图片和物件前相互讨论,或是陷入沉思,或是默默驻足。昨日,市民罗女士在展板前连连感叹:“感触太深了!”大公报记者上前询问,她指自己并非战争的亲历者,但看见令人悲痛、愤慨的历史相片,心中会不自觉地涌起一阵酸涩和伤感。“经历了那些岁月的人,他们过得特别艰苦,特别不容易,即便是这样还能坚持到战争胜利,特别令人欣慰。”说着,眼泪不禁从罗女士眼中流下。
罗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幼时亦亲历过困难的时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经历了抗日战争的人过得更苦,所以他们都是民族英雄,特别佩服他们。”事过境迁,现时人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国家高速发展,罗女士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她由衷地感到高兴。
此外,罗女士亦与记者分享了外婆曾同她讲抗战故事。“日本人在1930年代过来,村里的人,尤其是年轻姑娘,会把自己的脸涂得又黄又黑,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让日本人抓到。如果不幸抓到了,会遭到日本人的欺辱,有些甚至会被拖进下水道里。”罗女士向记者强调,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铭记历史,珍爱现在的和平。
“必须抢救这段历史”
离岛区东涌中关爱队队员香姐,服务社区超30年。离岛地区作为香港在抗战时期抵抗日军的重要地点,在东江纵队营救文化界名人和异国盟军等行动发挥重要作用。香姐表示,早在七十到八十年代,大屿山地区还有30几位老战士在世,但现在他们都已经去世了。“如果我们再不去抢救这段历史,历史可能就被淹没了。”
在展览上,香姐在介绍港九大队的展板前驻足良久。她表示:“在离岛这片土地上,有无数先烈无惧牺牲,保家卫国的故事,我们不仅需要告慰英灵,更是要让下一代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和明白他们为国家的付出。”香姐还表示,看完这个大型展览后,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感到非常欣慰,更是认为应该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前来观看。“我们铭记历史,反对战争,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永远保持和平,这一切都需要全国人民的参与。”
大公报记者 陆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