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施政建言/97%受访公屋户有意购入现居单位

2025-08-27 05:01: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民建联昨日倡议推升级版“租置计划2.0”,并建议设五年禁售期及二手市场限制,防止炒卖。

  政府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于下月17日发表,多个政党及立法会议员近期建言献策,进一步完善本港房屋阶梯,助力市民圆置业梦。民建联昨日倡议推升级版“租置计划2.0”,并建议设五年禁售期及二手市场限制,防止炒卖。

  民建联引述在九龙东多个公共屋邨进行意见调查结果显示,97%受访住户有意购入现时租住的公屋单位。大公报记者昨日实地走访九龙东公屋,有独居长者认为,若以市价一折出售,价格较合理,但顾虑未来维修管理费用。民建联建议设立维修储备金,并由房委会设立“维修基金”,应付未来每隔15年进行一次的大型维修工程。

  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肖泓宇

  民建联提出重启并升级“租置计划2.0”,让现有租户可透过“合理价格”购买原居单位,让他们得以留在熟悉社区,又能实现“上车梦”。民建联本月在九龙东所有公共屋邨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公屋居民对重推计划反应热烈,97%受访者(76%表示“一定会买”,21%表示“多数会买”)有意购买现时租住的单位,其中,蓝田邨、宝达邨、秀茂坪南邨均有约九成受访者购买意愿强烈。在售价方面,居民普遍期望能以市价的15%至35%购入单位。

  长者盼以市价一折购买

  大公报记者昨日走访九龙东公屋,不少居民包括长者,都希望购入现住的公屋单位,但价格是重点考虑因素。高女士居于顺利邨超过40年,单位面积不足300方呎,现时独居。她说,住惯了这一区,能购入单位后稳定居住是最好,但直言“全看价格合不合理”,她认为公屋已老旧,购入单位后可能承受较重的维修费用,故以市价一折购买较合理,“希望40万左右吧,超过100万就绝对不会考虑。”

  77岁的谢婆婆现时独居,她说1980年入住顺利邨,在社区做了30多年义工,和街坊十分熟络,住在这里的稳定和安心最为重要。她说若能购买公屋,可留给孙辈,但对于40多年的旧楼,她最担心将来的维修开支,“估计上油漆、修水喉都要花费几千元,希望未来计划能多照顾我们老住户,减少维修开支。”

  民建联建议,“租置2.0”方案将参考公屋家庭平均收入,并以市值约20%至25%作为定价基准,确保住户每月供款及住房支出不超过收入的25%。同时建议设头五年的“禁止公开转售期”,其间只允许原价售回房委会。

  建议公屋售价包含储备金

  针对维修费用,民建联表示,屋邨范围内的社区设施、山坡及行车道,亦属管理范畴,令居民忧虑需承担沉重的维修责任,因此建议“租置2.0”将公共区域如车道、商场等,维持由房委会集中管理,避免责任推诿及维修费分配不均等困扰。民建联并建议,公屋售价包含一笔上限为10万元的储备金,约等同一次大型维修开支,确保长远保养;房委会设立“维修基金”,资金来源包括房委会注资、单位售价部分款项及管理费中的维修储备,总额足以应付未来三次、每隔15年进行一次的大型维修工程。

  近日多个政党倡议优化置业阶梯,经民联建议推出更多“港人首次置业”项目,并针对首置人士,建议推“强积金首次置业计划”,利用强积金供款结余,作首次置业的首期或供款;同时研究在青年宿舍引入含强制储蓄的租金制度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