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其中一块位于新田的明朝墓碑中央刻有“华阳邓公”,左边刻有“皇明崇祯拾年”字样,但笔画经历数百年已非常模糊。
【大公报讯】记者曾敏捷报道:北部都会区发展持续推进,去年底展开工程的新田科技城发展范围,发现古墓群。发展局表示,古物古蹟办事处正研究坟墓历史价值,完成研究后会商议合适的安排或缓解措施。龙跃头新屋村邓氏后人昨日向《大公报》表示,坟墓属于他们的祖先,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族内希望原址保留墓群。曾任古物咨询委员会主席的立法会议员林筱鲁表示,他认为古墓群的发现理应不影响新田科技城发展。
古墓群位于元朗牛潭尾北过渡性房屋“新田部屋”后山树林内,沿途无明显道路。墓群有六块一字排开的墓碑,部分刻有“皇明崇祯拾年”,即1637年立碑,距今388年;有墓碑隐约可见“华阳邓公”、“从拙邓公”等字。旁边贴有地政总署告示,指坟墓受新田科技城发展计划影响,必须在10月底前迁移。
发展局表示,该墓群位于政府土地上,属新田科技城第一期第一阶段的发展范围,其所在之处规划作地区道路。古蹟办已进行实地视察及照片记录,正审视相关资料,研究有关坟墓的历史价值,完成研究后会与土木工程拓展署商议合适的安排或缓解措施。
发展局称,地政总署会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将视乎古蹟办的研究和其与土拓署的讨论结果与邓氏后人商议。
龙跃头新屋村邓氏后人邓振宇表示,坟墓是龙跃头新屋村建村祖先的墓地,以他所知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有族谱可查,多年来族人一直有祭祖,去年起已跟政府相关部门接触,商讨祖坟安置问题,村民意愿是原址保留墓群,“不是钱或赔偿的问题,建村时选了这块地,我们当然希望世世代代传下去。”他说,若政府愿意原址保留墓地,他们不介意未来保育墓群时建成公园或以其他方式,开放予市民参观。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表示,若古墓群确认为明朝建筑,价值会较高,因为清朝的“迁海令”,令沿海很多建筑结构消失,能够保留下来建筑都有一定价值。他认为,由于古墓群位处地面,古蹟办的评估相对早年宋王臺的考古容易,而目前新田科技城仍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古墓群的发现理应不影响新田科技城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