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社区痛点❸/冷气机滴水扰民 投诉趋升 食环“洗楼”打击300黑点

2025-08-29 05:01: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为应对冷气机滴水造成的滋扰,食环署采取“主动洗楼”策略,重点跟进各区约300个滴水黑点。\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右图:一些住宅或大厦因长期冷气机滴水,外墙生出大量青苔。\大公报记者郑雷摄

  街边冷气机滴水滋扰市民,大公报记者昨日到铜锣湾闹市一带实地观察,在一条2分钟步程的街道,两度被冷气机滴水打中,而滴水位置更是位于小巴站候车点,不少行人和候车人士只能躲避绕行。

  为应对夏季冷气机滴水造成的滋扰,食环署今年5月起采取“主动洗楼”策略,重点跟进各区约300个滴水黑点,包括巴士站、小巴站候车点等30个影响较大的黑点,同时引入红外线夜视技术,帮助夜间亦能快速识别滴水源头,大幅削减调查取证时间,便利执法。\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食环署近年录得冷气机滴水投诉个案宗数持续上升,2022年收到逾2.58万宗投诉,去年已增至约3.47万宗,到今年的7月31日,则共录得逾1.84万宗投诉。食环署助理署长(行动)温智舜昨日表示,夏季冷气机使用频率较高,亦是滴水问题的高发期,且尤以晚间和清晨最多,令投诉量激增。

  引红外线夜视镜助执法

  为提升工作成效,食环署今年5月起采取“主动洗楼”的形式,重点跟进各区约300个冷气机滴水地点,例如深水埗、油尖旺等地区,亦锁定30个对市民造成较大滋扰的黑点,包括巴士站、小巴站等,高密度派员加强巡查。

  截至本月24日,署方今年已发出约5230张“妨扰事故通知”,累计已处理约5200部冷气机的滴水问题,较去年同期增加25%,较2023年同期上升三倍。对于30个影响市民排队候车的滴水黑点,涉及14区、逾160座大厦,及约7000部冷气机,食环署已处理约1000部冷气机的滴水问题,令环境卫生显著改善。

  此外,食环署于5月起采用冷气机滴水调查系统,协助团队在晚间追查滴水源头。系统配备红外线夜视录像功能,让署方人员在低光源条件下识别滴水源头,且侦测范围已达40层楼高,大幅削减调查取证时间,令职员无需进入住户单位也可完成初步判断。同时署方已加强调配人手于清晨或晚间进行特别行动,目前由三成人手于日间调查,以及七成人手于夜间调查。

  记者2分钟步程连环中招

  大公报记者昨日到铜锣湾闹市一带实地观察,在近利园二期的兰芳道上,仅仅步程约2分钟的时间内,就被滴水两次,从地面水渍向上望,楼上有多部冷气机。兰芳道有不少小巴停靠,多个滴水位正处在小巴候车点,不少行人和候车人士只能躲避绕行。

  湾仔区议员李碧仪向《大公报》表示,曾接护市民投诉兰芳道冷气机滴水问题。每日放工时间有大量居民在此等候小巴,但附近一带的旧楼因未有妥善安装冷气机去水喉,导致夏天时不停有冷气机滴水至街上,有居民甚至要担遮避免被滴湿。

  李碧仪认可食环署主动洗楼措施的成效,但认为湾仔区单幢式楼宇甚多,食环署难于一次过向太多大厦进行洗楼,故建议向市民加强宣传外,亦要向大厦法团及管理公司宣传加装冷气机去水喉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屡劝不改的冷气机滴水住户的罚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