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康复专员:已识别逾万高风险照顾者

2025-08-31 05:01: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陈伟伟表示,劳工及福利局正推行两个试点计划,建立照顾者资料库。

  【大公报讯】记者戴静文报道:为识别高风险照顾者以及早提供支援,劳工及福利局正在推行两个试点计划,建立照顾者资料库。其中一个资料库已识别逾万名高风险照顾者,过去个多月,经医院管理局通报,社会福利署知悉有130名高风险照顾者入院,探访后确认有两宗个案的被照顾者需要紧急支援。在沙田、观塘委托关爱队探访公屋住户的试点计划,已探访约3000个隐蔽高风险住户,下月扩至覆盖全港公屋。劳福局康复专员陈伟伟接受《大公报》专访表示,希望透过计划,让当局可以“走在悲剧前”,主动接触高风险照顾者,按需要提供紧急或预防介入措施。

  提供紧急介入措施

  行政长官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要研究建立跨专业、跨机构的照顾者资料库,以识别高风险个案,及早介入支援。陈伟伟表示,参考过去的一些悲剧,知道社区上有不少长者,需要照顾家中其他长者或残疾人士,若照顾者因病或意外入院,家里的亲人可能失去照顾。此外,社区上有很多老人家从没有接受社福服务,当局无从得知他们是否需要支援。

  劳福局与社署因此设计了两个试点计划。第一个计划是利用社署和房署的资料,识别出一些高风险的照顾者,现阶段已识别约9000名低收入照顾者津贴受助人、约3000名80岁或以上住在公屋互相照顾的双老家庭长者。若这些高风险照顾者入院,医管局会通知社署,让社署派人联络入院的照顾者或家里的被照顾者,按需要提供紧急支援。该计划于7月中开展,推行首个月,经医管局通报,社署联络了约80名高风险照顾者入院个案,至今已增至130名高风险照顾者,为两宗个案的被照顾者提供支援服务。

  第二个试点计划是利用房署的独老、双老、多老、以老护残等高风险住户资料,减去正在接受社署长者支援服务的个案,从而识别出隐蔽高风险住户。该计划在沙田、观塘两区率先推行,两区的关爱队至今已探访约3000个隐蔽高风险住户,其中300户已获转介申请合适的社福服务。陈伟伟称,该试验计划将在9月内推广至全港各区,以识别更多隐蔽高风险住户。局方打算将来连结更多数据,以识别居住于私楼的个案。

  陈伟伟称,入院通知计划可发挥紧急支援效果,关爱队探访可发挥预防支援效果,两计划经与私隐专员公署反复磋商,敲定具体数据分享方案,一方面符合私隐条例要求,另一方面可让相关机构有限度分享必须的数据,“令我们可以‘走在悲剧前’,主动接触相关的高风险照顾者,了解他们的情况,按需要提供紧急或预防介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