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胡鸿烈追思会 多名校友及师生出席 仁大扩建新校园 以胡鸿烈钟期荣命名

2025-08-31 05:01: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胡鸿烈追思会昨日在树仁大学举行,多名校友、教职员和学生出席。

  【大公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树仁大学创办人兼校监胡鸿烈上月27日逝世,享寿105岁,树仁大学昨日为胡鸿烈举行追思会。树仁大学校友、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代表香港特区政府,对胡鸿烈的家人致以诚挚慰问。校方宣布,校董会决定扩建新校园,并命名为“胡鸿烈钟期荣校园”,代表两人的精神将会永存在此。

  追思会主场馆邵美珍堂台上挂着“手种千年树、心存百世仁”对联,多名校友、教职员和学生出席,校内多处亦安排追思会直播。

  陈国基赞扬以学生福祉为依归

  仪式在下午二时半开始,全体人员肃立,默哀两分钟,随后播出纪录胡鸿烈生平的纪念片段,由树仁大学创校、扩建校舍到大学正名,见证胡鸿烈夫妇对办学理念的坚持。

  陈国基赞扬胡鸿烈用半世纪的光阴,完美演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八个字的真谛。他对教育的坚持和使命感,为树仁注入了生命。他表示,胡鸿烈夫妇是法律界的翘楚,原本可以在法律界安稳前行,过着丰裕的生活,却因为对教育事业的宏愿与抱负,促使他们于1971年全身投入创立树仁书院。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更改变了当时无数年轻人的命运。

  陈国基表示,当时香港专上院校寥寥可数,与现时超过三十间专上院校相比,当年升学机会相当贫乏。树仁的创立,为当时的香港高等教育界开拓一条新的道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多元。后来,树仁书院拓展到北角宝马山,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直到2006年,更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是本地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陈国基感恩胡鸿烈夫妇一直坚持“仁者教育”的理念,处处以学生的福祉为依归。他表示,作为当年的树仁学生,亲身感受过两位对学校大小事务都亲力亲为的态度。他们经常在校园中出现,与学生亲切交流。

  胡鸿烈之子兼树仁大学署任校长胡怀中分享表示,父亲生于忧患,成长时目睹国家衰颓,遂养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力求扭转命运的远大志向。胡怀中最后宣布,校董会决定扩建新校园,并命名为“胡鸿烈钟期荣校园”。他表示,校长校监虽然离世,但精神将会永存在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