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南京大学科考队访问《大公报》报社,深入体会《大公报》“立言为公,文章报国”的使命担当。\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下图:科考队到访香港设计中心,了解产品创新如何帮助品牌出海。
【大公报讯】2025年8月16日至20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品牌境外传播科考队赴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段,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品牌如何借助香港走向世界”的深度调研。科考队以“品牌出海”为核心主题,从理论构建到实地观察,从媒体机构参访到企业终端体验,从与广告创意人的对谈到博物馆文化记忆的梳理,考察了中国品牌如何借助香港这一“近场试验田”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传播的有效融合。
文化是品牌叙事的深层根基。8月16日,科考队从香港国际机场文化艺术展示开始,逐步融入城市文化语境,随后参观西九龙M+博物馆,透过影像、实物与视觉材料,深入理解文化记忆如何成为品牌情感联结的重要锚点。8月19日,团队进一步造访深水埗香港设计中心,调研包括“设计营商周”(BODW)在内的多项品牌活动与街区更新项目。结果表明,将文化元素通过设计转化为创新产品,不仅能激发本土消费活力,亦为品牌出海提供兼具美学价值与商业潜力的资源支撑。
《大公报》品牌传播彰显公信力
公信力是品牌国际传播的基石。8月20日下午,科考队访问了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公报》。《大公报》始终坚持“立言为公,文章报国”以及“进入现场,挖掘真相”的理念,成为其深植人心的品牌符号,持续影响一代代新闻人。通过此次参访,科考队深入体会到这家百年报章品牌价值及其在品牌传播中彰显的公信力与创新力,享有全球声誉的大公报媒体品牌,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独特的启示。
创意与口述历史则为“本地化”注入深度与真实感。科考队以口述史方法专访香港广告业界资深人士,获取大量一手创作经验。
终端体验往往成为品牌出海“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通过对极氪汽车品牌4S店的实地调研,科考队注意到,无论线上传播覆盖多广,线下展厅设计、售后服务体系、本地化交互与用户体验仍是构建品牌信任的核心环节。唯有线上声量与线下体验协同设计,才能将用户认知有效转化为品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