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调查:幸福感达高水平学生比例增

2025-09-01 05:01: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浸信会爱羣社会服务处公布中学生幸福感调查结果。

  【大公报讯】记者卓彤报道:新学年开始,有团体关注中学生精神健康状况。浸信会爱羣社会服务处昨日(31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幸福感只属一般水平,以5分为满分,只有2.9分。有逾两成受访学生出现中度至非常严重的抑郁,或须寻求专业协助。

  调查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期间进行,成功收集1802位中学生的有效问卷,涵盖幸福感、精神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及学业拖延情况。结果显示,整体幸福感平均分为2.9分,与去年相若。值得注意的是,33.6%学生的幸福感达高水平,较去年上升7.3个百分点。而男生幸福感有2.97分,显著高于女生的2.8分。

  在情绪健康方面,整体学生的状况与去年相若,25.9%受访者出现中度至非常严重的抑郁,有焦虑及压力分别为22%与20.8%,或须寻求专业协助。调查结果显示,最多受访学生不满的生活范畴是时间管理,其次是学业及公开考试。

  三成学生有学业拖延行为

  另外,调查亦发现,约三成学生有学业拖延行为,拖延程度愈严重的学生,其情绪困扰亦愈严重,主观幸福感则愈低,突显拖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潜在负面影响。

  临床心理学家纪正楠指出,学生明知延迟完成任务会带来不利后果,却仍难以自控,最终增加情绪压力。

  纪正楠建议从青少年和家庭两方面同步介入,建立支援网络,青少年应养成“每天只做一点点”的习惯,安排固定时间与地点学习,使专注行为自动化。而家长要给予支持与正面鼓励,并以开放态度陪伴子女探讨解决方法。

  该服务处助理总干事盘凤爱亦建议学校可设计与现实生活连结的专题,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与自主,从而提升学习动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