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日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荣登榜首。\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大公报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前日(9月1日)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荣登榜首。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选委界议员黄锦辉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过去数年政府在创科的上、中、下游都有投放,与深圳及广州的融合亦特别多,预料之后的表现会越来越好,更是反映政府的投资起作用。
他表示,近年本港不少大学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正是香港一些科研的转化点以打入中国市场,整个流程是在香港研发、湾区制造,进入中国市场后,再出海国际,又回到香港融资。
被问到香港有哪些方面应再做多些,他认为香港目前应努力投资人才,特别是很多学生及工程师都因为签证问题,未必能到美国的院校,当局可积极抢人才,同时当局投资很多在北部都会区,特别是河套区是很重要的接驳点,希望与内地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讯息流可以做快一些。
至于今次排名会否为香港带来商机,他认为一定会有,因为投资者必须看投资有多少的回报,今次数据出来,反映不同地方政府如何投资、市场有多大等,可更好吸引投资者来港投资。
理大: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产业
香港理工大学亦对今次排名感到十分鼓舞,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于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一,充分展现大湾区协同创新的强大动力。理大将继续发挥在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技术创新上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研究院积极拓展内地城市布局,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将与特区政府及各界携手,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滕锦光续表示,理大一直致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至今于全球获批专利超过1650项。至于科学论文发表量方面,理大共有355名学者入选2024年全球首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或“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足证大学的科研实力备受国际肯定。此外,理大基础研究实力雄厚,拥有先进科研设施及实验室,包括“沿海城市气候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及“超精密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于两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设立两所研究中心。展望未来,理大将继续深化大湾区协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香港及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