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类器官取代动物实验 省製药成本

2025-09-05 05:01: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GeneNet管理总监孙振威表示透过新技术,药物的临床前实验程序快一半以上。

  【大公报讯】记者江凌风报道: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往往带来两难问题,科学家一直在寻求替代方案。本港一间初创公司研发的基因电路设计专利、“AI+生物信息学”平台及心脏类器官开发技术,为药物研发开辟高效新路径。该公司行政总监表示,利用动物做药物实验需要大量人手及实验动物,如果能使用类器官取代动物,可以节省三分一的成本。

  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实验,再到最后上市,通常需要经历十至十五年的漫长研发周期、花费大量经费。据统计,单一药物开发过程可能需使用多达数千至万只实验动物。临床试验阶段,动物与人类生理差异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开发药物对人体效果不佳甚至暴露不同毒性,都会导致新药开发“胎死腹中”。

  与英研究中心开展合作

  有见及此,香港恩网有限公司(GeneNet)专注于AI驱动的基因电路设计技术,该技术通过改造干细胞的基因网络,让细胞具备更精准的反应能力,包括药效、毒性、用药强度等变化,更高效、准确度地预测药物副作用。而研究人员仅需把基因序列输入至GeneX平台,一两分钟即得出药物与基因排序之间的关联性,并以直观图表方式呈现分析结果。

  据介绍,心脏毒性是药物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方法如动物实验与二维细胞培养难以模拟人类心脏的复杂结构与功能,尤其是长期累积性毒性或罕见不良反应。GeneNet管理总监孙振威表示,透过其技术,药物的临床前实验程序相较以往快了一半以上。

  GeneNet通过培养出可跳动的“心脏类器官细胞”,再加入不同药物进行测试,透过影像与基因表现分析,可观察细胞是否出现异常反应或心跳频率改变,追踪药物是否可能引发心律异常、炎症等毒性反应。GeneNet行政总监石致宇表示,利用动物做药物实验需要大量人手及实验动物,如果使用类器官取代动物,可以节省三分一的成本。

  GeneNet团队已经与英国政府创新制程研究中心开展合作,致力于改善蛋白质药物制造过程中细胞的表现;未来准备与中安华康集团开展以基因电路作外泌体生物生产与个人化定制药物毒性测试的合作。随着国际监管机构对器官晶片的认可程度日趋提升,团队计划将逐步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由心脏扩展至肝脏、肾脏等其他器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