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王亚毛报道:开学一周,学校内流感个案显著增加。卫生防护中心昨日公布,最新录得两宗儿童感染甲型流感的严重个案,其中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10岁男童,周三(3日)出现发烧、咳嗽、气促和喉咙痛,翌日被安排在玛丽医院儿童深切治疗部留医,之后被临床诊断为甲型流感同时感染新冠病毒并发严重肺炎及呼吸衰竭。他在去年10月已接种流感疫苗。
另一名过往健康良好但未接种流感疫苗的8岁男童,上周四(4日)起出现发烧、咳嗽、头痛、呕吐和抽搐,翌日被安排在屯门医院儿童深切治疗部留医,证实感染甲型流感(H3)病毒,临床诊断为甲型流感并发脑病变及休克。此外,该男童在上月31日曾到深圳,其家居接触者已出现轻微呼吸道病征。
卫生署前日(5日)亦公布一名未接种流感疫苗的17岁流感严重个案,周三出现发烧、咳嗽、喉咙痛和流鼻水,翌日被安排到屯门医院儿童深切治疗部留医,证实感染甲型流感(H3)病毒,临床诊断为甲型流感并发休克。同时,他就读的班别近日有另外5名学生在2日至3日间出现轻微流感病征。
大埔王肇枝近50学生有病征
署方昨晚回复大公报查询,该男童目前仍然留医,情况稳定,已于6日下午被转往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其就读的中学暂未有呈报新增个案,中心会继续对该校进行医学监察。
此外,卫生署于周四接获大埔王肇枝中学呈报呼吸道感染个案增加,调查发现该校在7个不同班别出现流感样疾病爆发,每班别受影响学生介乎三至八名,截至周五共涉及48名学生。署方表示,受影响学生在本月1日至4日出现发烧、喉咙痛、咳嗽等病征,三名学生需入院,当中一人已出院,全部学生情况稳定。一名留院学生证实感染甲型流感,部分学生快测亦对甲流病毒呈阳性反应。
卫生防护中心调查发现,该校曾于本月1日在学校礼堂举办跨班别和跨级别活动,学生在校未佩戴口罩,且个别班房及活动室通风不足。中心已向校方建议需实施的感染控制措施。
卫生署表示,新学期开始后,学校感染流感个案显著增加,由八月最后一周(8月24日至30日)的4宗爆发个案,上升至本月首六天(8月31日至9月5日)的14宗爆发个案,两周录得的共18宗爆发个案,涉及幼稚园/幼儿中心5宗、小学8宗及中学5宗个案。署方指,本港今年暂未出现夏季流感季节,但数据显示本地流感活跃程度近期呈现上升波幅,并轻微超越基线水平,需留意未来数周的流感趋势。
香港大学医学院曹延洲基金儿科教授叶柏强早前表示,根据近年经验,一般儿童的抵抗力及抗体水平,都较新冠疫情前弱,感染流感或呼吸道合胞病毒后,病征或会较严重,例如发烧时间较长,甚至出现严重呕吐、食欲不振及脱水等情况。他指出,新学年开学后,儿童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增多,校内爆发传染病的风险会随之增加,提醒校方和家长要提高警觉性,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