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城中热话/“低头族”累己害人 伤亡人数连年升 过马路睇手机 车祸杀埋身

2025-09-08 05:01: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1年至2023年涉及行人过路意外数字(人)

  早前有夺命交通意外疑因事主看手机,未及时留意驶近的车辆。事件引发社会对“低头族”沉迷手机忽视交通安全的关注。大公报记者巡查全港多区发现,马路“低头族”俯拾皆是,不少人过路时只顾看手机,更有游客停留在马路中心用手机拍照录影,甚至有手拖女儿、推着婴儿车的母亲,过马路期间仍玩手机,随时发生交通意外。

  不少邻近地区对“低头族”制定法规及采取行动,本港立法会议员及专家均表示,相关地区的做法可供参考,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育与宣传,让市民深刻认识到“马路如虎口”,切勿看手机分心,累人累己。

  记者翻查运输署资料年报显示,在道路交通意外的主要成因中,过路处不顾交通状况横过马路导致的伤亡人数呈上升趋势,2021年为79人,2022年升至88人,2023年更增至115人,较2021年升四成半,不少个案或与行人过马路看手机有关。

  大公报记者近日在中环、湾仔、铜锣湾和天后一带观察,发现在过路处不少人过马路期间继续使用手机。在港铁天后站附近的英皇道,一名女童全程低头看着手机过马路,完全依赖身旁的女佣引领前行。中环毕打街的午饭时间,不少人过路时,甚至车辆中穿梭仍注目手机。有送货员推着手推车过路,同时间在手机上查看地图;数名白领在过马路时翻看手机的资料。铜锣湾轩尼诗道游客众多,一些外国游客过马路时,仍在手机查看资讯。

  母推婴儿车竟照样玩手机

  “低头族”无处不在,大公报记者过海到九龙,目击观塘工业区午饭时,打工族边走边用手机处理工作;深水埗钦州街、旺角亚皆老街和弥敦道一带,不少行人边过马路边使用手机,且他们的步速明显慢于不使用手机的市民。尖沙咀广东道和弥敦道游客密集,不少游客过马路时看着手机,部分因分神未能看清路况而随意穿梭,未按规定方向行走;更有游客在马路中心用手机拍照录影,甚至有拖着女儿及推着婴儿车的母亲过马路时仍玩手机,场面令人捏一把汗。

  运输署发言人表示,该署一直通过科技应用、设施改善、立法执法、宣传教育等多管齐下策略,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为提醒“低头族”注意灯号,该署联同机电工程署,在全港约100个行人过路处黑点或事故多发的交通灯路口,安装向行人等候区投射红光的辅助装置。香港大学评估显示,装置启用后,“红色人像”灯号时横穿马路的行人减少约四分之一,成效显著。

  现行法例规定,行人疏忽危害安全或不遵守交通灯号均属违法,最高可罚款2000元。运输署联同相关机构,通过电视短片、宣传册、社交媒体等推广道路安全,在交通灯控制器张贴标语海报,并融入吉祥物Agent T设计增强传播力。\大公报记者 余风、苏荣(文) 调查组(图、视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