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让市民深入认识抗战历史。图为近期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展览。右图:一批中学生上月参观抗战胜利80周年大型巡回展览,了解先烈们抗击日寇的事迹。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本届特区政府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连续三年的施政报告都提出多举措推动相关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近年相继成立;香港海防博物馆已更名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一座介绍国家发展和成就的博物馆正在北部都会区筹备……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政府更积极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尤其青少年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于9月17日发表,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表示,将来会继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学与教之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多名政界人士表示,过去几年的施政报告中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相信并期待新一份施政报告会继续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行国民教育,加强市民的国民身份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大公报记者 义昊
李家超上任首年,就在其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方式,推动学校推行国民教育;2023年提出设立“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等。2024年报告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会积极协调推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策略及具体措施,让爱国精神扎根社会、深入民心。
新一份施政报告即将在下周发表,早前为推广施政报告咨询期而发布的《施政再报告》四集影片中,也有专门一集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李家超在影片中表示,将来会继续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学与教之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让市民加深认识抗战历史
事实上,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期,政府推出一系列形式多元的纪念与教育活动,以立体、深层的方式,推动抗战记忆走进大众视野,包括正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的“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以及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的“风雨同舟 共建和平─粤港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等。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香港坚持抗战,留下丰富的抗战遗迹,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为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特区政府已在全港多处抗战遗址优化周边环境,加设纪念牌匾、史实资讯牌等,让市民更全面认识抗战历史及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多名政府官员连日来带头到访各抗战遗址,缅怀革命先烈,并呼吁社会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珍视世界和平,并为开创国家更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
郊野公园9抗战遗址设纪念牌匾
9月5日,渔农自然护理署在马鞍山郊野公园西贡企岭下西沙路,举行香港中共抗战遗址纪念牌匾揭牌仪式,据介绍,此次设置纪念牌匾的地点除“秘密大营救渡海处旧址企岭下”外,还包括分布于船湾郊野公园等郊野公园的八个中共抗战遗址,例如港九大队政训室驻地旧址晏台山、东江纵队乌蛟腾会议旧址上下苗田、港九大队营救美军飞行员藏身处旧址等,让公众在行山郊游时可以缅怀先烈功绩,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多名立法会议员向大公报记者表示,在今年这个特别的年份,特区政府主办及支持的一连串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令国情教育成效显著,广大市民更全面立体深刻地认识到,香港与国家一直是同呼吸共命运,两地同胞血脉相连。他们希望,政府总结经验,推出更多措施开展国民教育。
立法会议员陈勇表示,希望新一份施政报告可以提出在即将设立的“国家发展成就馆”中设置“中国共产党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理念、成立背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等,他同时呼吁将抗战史纳入大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体系,每一代青年人都牢记这段历史。“只有牢记这段苦难,才能够守护好和平,才能够在关键时刻保家卫国。”
议员倡软性方式推广国安意识
立法会议员陈曼琪建议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有以软性方式推广国安意识的内容,例如举办文艺比赛及活动,将维护国家安全融入市民生活,并在国家安全展览馆设立文创纪念品店。她还提议成立国安教育青少年制服团体,与中小学合作,透过多元化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
李家超日前表示,近年每逢国庆或香港特区成立纪念日前后,市面常见国旗和区旗旗海,证明市民能够安心、安全地表达爱国情怀,这是令人欣慰和自豪的变化。他指出,在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保障下,加上政府持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香港社会出现了积极转变。几年前本地社会一度不能公开、安全地表达对国家的情感,如今已截然不同。未来,政府会持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学与教之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