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公报》早前推出系列报道,倡议开放中英街,发展沙头角。
昨日的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会议上,有议员关注在沙头角中英街检查站推出的“人面辨识科技先导计划”,未来会否应用到其他口岸。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透露,政府正于港珠澳大桥进行设备测试,研究是否能将人面辨识安排在其他口岸落实。他形容技术方向正确,认为通关的技术应该是越来越好。
卓孝业指出,“人面辨识科技先导计划”,让居民使用“无感通道”进出检查站,现时使用率由今年初的46%,上升至现时的64%。人面识别技术的精准度高,达到99.5%,“当时测试时,我们还找过双胞胎来试,系统也能分辨”,当局会继续宣传及鼓励居民登记和使用。
他又透露,政府正于港珠澳大桥进行设备测试,但当中很多细节能否应用还需研究,例如中英街是一条16米长,一米宽的通道,与一字排开的口岸有些不同,希望能扩大应用范围,“每个地方做法有些不一样。但是技术方向是正确的,因为通关的技术应该是越来越好的。”\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