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政府研究收紧高龄商用车司机体格检验要求,目标明年第二季实施。
政府研究收紧高龄商用车司机体格检验要求,由年满70岁三年验身一次,下调至65岁及每年验身一次,目标明年第二季实施。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昨日表示,今年第四季邀请商用车司机参与体格评估试验计划,并研究利用创新科技及人工智能(AI),测试司机身体反应能力及驾驶反应。
运输业界普遍对修订体检有所保留,认为驾驶态度比验身更重要。有立法会议员支持修例,认为可保障司机和乘客安全;有议员关注降低年龄及加密年检频率,有否有足够医疗配套,为大量商用车司机验身。\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文) 麦润田(图、摄录) 融媒组(制作)
一名80岁的士司机上月在荃湾撞毙一名菲律宾游客,再次引起社会关注高龄司机潜在风险。现时70岁以上的商用车司机(包括的士、小巴、巴士及货车司机等)申请或续领驾驶执照时,须附有注册医生证明书,政府两年前已经提出,研究降低门槛至65岁及一年一检,各界关注何时落实。
门槛降至65岁 每年验身一次
现时近四成小巴以及的士司机,年龄达65岁或以上。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随着年长驾驶者人数逐渐增加,商用车司机因其职业性质相对承担更高风险,所以政府正在检讨《道路交通(驾驶执照)规例》(第374B章)之中,有关商用车司机的体格证明要求及机制,进一步保障司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已经委聘顾问小组及专家小组审视各持份者的意见,包括考虑微调指明疾病及身体伤残项目,以及供医生参考的医疗指引内容。
陈美宝预告,将在今年第四季邀司机参与体格评估试验计划,确保前线医生掌握医疗指引内容,提升司机对健康认识及对新要求的理解,同时研究利用创新科技及人工智能(AI),测试司机身体反应能力,以及驾驶反应,目标是明年第二季落实新安排。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陈恒镔支持修例,认为可以保障司机和乘客安全,若体检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早医治,并可同时调整体检内容,加强保障范围,他同时建议为有经济困难的司机提供资助,透过申领基金的形式发放年检补助金。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何俊贤关注,将来强制更多商用车司机验身,有否足够的医疗配套。立法会会议上管浩鸣议员关注,政府会否参考内地、台湾地区或日本的做法,为商用车司机订立强制退休年龄。
陈美宝回应,运输署将会筹备有关服务的医生名册供业界参考,至于为商用车司机设定退休年龄,现时各地区的做法亦不尽相同,例如,澳洲、加拿大和英国没有限制,内地则按年龄限制可驾驶的车种,若然一刀切设立退休年龄,难免对业界人手造成不必要的冲击,政府现阶段建议先加强商用车司机体格证明的要求,并会持续检视推行的成效及优化。
业界倡体检增慢性病管理
汽车运输业总工会的士司机分会主任何志强回复《大公报》查询,对收紧体检要求有所保留,他认为重点仍然是司机的驾驶态度,降低年龄和一年一检,令更多司机付出检查费,若然政府最终一意孤行,应该向司机提供资助。
老人科专科医生佘达明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现时不少公众错觉“年纪大更容易发生意外”,但运输署纪录显示,现时高龄的士司机意外率实际上较其他年龄层低,相信意外较多跟驾驶态度有关,他支持政府修改高龄职业司机年检规例,透过年检可以令司机知悉身体状况,更加注意保持健康,并在年检后根据检查者的身体状态,提供一些健康指引,例如验出血糖低,提醒司机注意补充糖分,血压较高要留意饮食或服药等。
香港的士小巴商总会理事及发言人翁国豪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安全驾驶更应以健康状态为核心,而非单纯考虑以年龄划线,该会支持参与和推动运输署《驾驶执照规例》的检讨工作,但期望有更合时宜的职业司机健康监察做法,建议政府参考最新医学实证,对70岁以上驾驶者如需要续牌,可考虑在体检时加入更科学化的身体及判断力评估,包括反应速度和慢性疾病管理,逐步推动“以健康取代年龄”的新发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