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伟大转折/哈达铺传颂“一张报纸定乾坤”

2025-09-13 05:01: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展示的当年《大公报》复印件,“陕北军事形势转变”等标题清晰可见。

  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有个名为哈达铺的小镇,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成就了“一张报纸定乾坤”的革命传奇。

  1935年9月,刚走过茫茫草地的红军,又在腊子口与敌军激战,部队人困马乏已到极限。9月18日,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哈达铺,部队和群众很快就融成了一片。哈达铺虽小,却是甘南藏区至陇南的交通要道,亦是当地的商贸重镇,物产丰富,店舖林立,正是红军重要的补给和休整站。9月21日中共中央进驻后,红军给每位战士发放一块大洋改善伙食,“一头过百斤重的肥猪只要五块大洋”,战士们终于吃上了数月来的第一顿饱饭。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年接待过红军的周尚仁老人,在2021年接受《大公报》采访时仍清晰记得这段往事,“仿佛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红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虽然我那时才12岁,但也知道要拥护红军。”

  《大公报》提供重要军情资讯

  “《大公报》就放在我家附近的邮政代办所,听说当时红军一到哈达铺,就直奔邮政所收集报刊资讯。”当时,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军情资讯至关重要,而此时《大公报》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陕甘不仅有红军、有游击队,更有一大块革命根据地。”《大公报》刊登的这则消息,把毛泽东的目光和长征目的地,从“到中苏边界去”转到了陕甘根据地。

  “到陕北去!”这项决定成为红军长征的又一伟大转折,不仅令红军成功落脚陕甘,更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崭新征程。哈达铺的转折,对推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公报》的这则消息堪称“一张报纸定乾坤”。

  如今,哈达铺邮政代办所仍保留着当年模样,柜枱上堆叠的《大公报》、模拟红军阅读报纸的场景,仿佛重现了那段长征岁月,街头到处是宣传红军的雕塑,今日的哈达铺早成了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在镇中心的十字路口,《大公报》的红色雕塑下“红星照耀新征程”的红色大字标语,默默向世人诉说着小镇的厚重革命印记,以及“一张报纸定乾坤”的传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