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施政报告前瞻/“租置计划”研重推 助基层圆置业梦

2025-09-13 05:01: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消息指,为回应市民置业诉求,施政报告将会就重推“租者置其屋计划”。\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行政长官将于下周三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房屋政策料继续是焦点之一。消息指,为回应市民置业诉求,施政报告将会就重推“租者置其屋计划”有所着墨,拟提出由房屋委员会先挑选数条屋邨,咨询居民意愿后再决定拣选合适的公共屋邨推行。

  有立法会议员及关注团体认为,随着公营房屋供应增加,加上公屋轮候时间缩短,政府有条件进一步完善置业阶梯,助市民圆置业梦。有意见关注,重推租置计划须理顺“混合业权”造成的管理及权责问题。\大公报记者 郑文迪 易晓彤

  房委会在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计划”,公屋租户可以用折扣价购入自己居住的单位,直至2005年推出最后一期租置计划后搁置。租置计划现时涵盖39个屋邨,涉及逾18万个公屋单位,截至2023年6月底,逾15万个公屋单位成功售出,占整体逾八成。现时,居住在租置屋邨的公屋租户,仍可选择购买其租住的单位。

  施政报告进行公众咨询期间,民建联于7月及8月访问了九龙东逾7000名公屋居民,97%受访者表示有意购买现时租住的单位。民建联建议政府重推租置计划,以市值约20%至25%定价,设首五年禁售期,仅可原价售回房委会,之后可进入“第二市场”但设售价上限,并必须补价方可公开出售。

  料不会影响公屋轮候时间

  民建联房屋事务发言人、立法会议员陈学锋向大公报记者表示,过去两年,政府在房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过渡性房屋和简约公屋等,切实解决居民住房需求,未来公屋落成量会有较明显增长,预期公屋轮候时间会明显缩短。现时公屋居民对自置居所的需求日益殷切,是合适时机重推租置计划,料不会影响公屋轮候时间。他亦相信可透过房委会集中管理,解决管理问题。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黄碧如认为,重推租置计划是好事,可让公屋租户在家庭环境改善后,以可负担得起的价钱购买现居住公屋单位。她认为,可选择一些楼龄较低的屋邨,例如20至30年楼龄,甚至20年楼龄以下的屋邨,回应居民的购买意愿。

  至于单位定价,黄碧如认为,最低限度要收回建筑成本,但折扣率现阶段难以一概而论。她提到,近年建筑及维修成本持续上升,难以统一规定单位售价不超过100万元,举例目前在居屋或绿置居计划推售的租置计划回收单位,部分售价已超过100万元。未来5至10年,有不少公屋单位落成,加上有过渡房屋及简约公屋供应,公屋综合轮候时间预期会逐步缩短,她相信重推计划对公屋轮候影响不大。

  须理顺“混合业权”管理问题

  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预计,重推租置计划会受居民欢迎,他关注政府如何理顺租置屋邨的管理问题。他建议可拣选楼龄约20年的屋邨,咨询居民购买意愿,若楼龄太大会影响居民购买意欲,并认为重推计划初期,规模不适宜太大。

  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立法会议员谢伟铨认为,租置计划可减轻房委会的管理及维修责任,同时可让有能力的居民实现置业梦,甚至有助业主达至财富增值。但重推计划需考虑如何避免因“混合业权”模式导致的业权界定复杂、管理权责不清,而造成维修、卫生和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