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房屋阶梯/议员倡调整房策 让市民向上流动

2025-09-13 05:01: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议员建议“白居二”计划未用尽的名额设立候补名单,让后续排队者递补。图为“白居二”计划搅珠。\资料图片

  随着陆续有新公屋落成以及房屋署打击滥用公屋见成效等,公屋综合轮候时间下降至5.1年。关注房屋团体、立法会议员均认为,政府应调整房屋政策的方向,进一步完善本港房屋阶梯,增加更多自置居所的机会,让市民向上流动。

  行政长官在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推出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政府早前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综合轮候时间由上一季的5.3年,持续下跌至5.1年。今年第二季,房委会共编配约4900宗一般申请,包括约3000宗入住传统公屋,约1900宗入住简约公屋。

  政府6月份最新预测,房委会及房协于未来五年的公营房屋总建屋量,共约有16.66万个单位,包括约11万个公屋或绿置居、约5.66万个其他资助出售单位。连同简约公屋,同期总体公营房屋供应量达19.7万伙,较本届政府上任时的五年期增加超过85%。

  建议推“公屋富户储蓄计划”

  简约公屋第一期元朗攸壆路项目和彩兴路项目分别已于6月和8月完成入伙,共提供4446个单位。而第二期简约公屋的四个项目包括启德世运道(第一期)、屯门青福里(即屯门第3A区)、观塘顺安道(由校舍改建)及上水彩园路(由校舍改建),合共提供约5060个单位,预计今年第四季起陆续入伙。全部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会于2027/28年度前落成,政府预计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在2026/27年度回落至4.5年的目标不变。

  房委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梁文广向大公报记者表示,政府在房策方面的成效显著,公屋轮候时间下降。社会对规范分间单位已形成共识,推动实现标准化,保障住户基本安全。

  梁文广表示,政府已找到足够土地建房,过去在打击公屋滥用、收紧公屋富户等政策已取得成效。未来应调整方向,协助有能力的公屋住户实现向上流动,包括推出“公屋富户储蓄计划”,将富户额外支付的租金用作购买资助房屋首期;优化二手资助房屋市场,短期可针对“白居二”计划未用尽的名额设立候补名单,让后续排队者递补;扩展楼换楼计划至房委会的居屋单位等。长远则建议居屋二手交易毋需补地价,只要买家符合居屋入息和资产限额标准,即可购买未补地价二手居屋。

  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向大公报记者表示,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正向4.5年目标靠近,政府有条件将更多资源投入自置居所领域。他建议扩展“长者业主楼换楼先导计划”,进一步活化“居屋第二市场”,让房委会辖下未补价资助出售房屋的年长业主,在出售现居住单位后,购入面积较细小的未补价单位,增加单位流转。政府亦可考虑扩大业主“楼换楼”的资格,放宽至拥有单位满10年或以上的业主,不再只限于全长者户的申请资格。\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