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消委会呼吁提供儿童疫苗计划的私营医疗机构,应提升资讯透明度。
【大公报讯】记者肖泓宇报道:消委会比较19个非政府资助儿童疫苗计划,发现九成半、18个计划均要求消费者在接种前全数预缴款项,金额从3000至14680元不等,只有一间容许按针缴付及设七天冷静期。部分机构要求消费者购买服务前,若咨询医生意见需额外缴费,即使经医生证明不适合接种,亦不会全数退款。消费会呼吁,医疗机构应提升资讯透明度,清晰列明不同接种计划涵盖的疫苗种类、收费及退款详情,并容许消费者在付款前可征询医生意见。
消委会今年7至8月比较九间私营医疗机构、共19个非政府资助疫苗计划的服务收费和资料,主要涵盖“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及“甲型肝炎疫苗”。调查显示,有八间机构的预缴计划虽然平均每针价格较单次接种为低,但往往需要消费者一次过全数预缴才提供折扣优惠,若消费者移民或子女健康状况出现变化,甚或机构突然结业,预缴费用或令消费者蒙受损失。此外,三间机构要求消费者缴付医生咨询费用,其中两间需额外支付200至500元诊金。
消费会续指出,只有一间容许消费者在购买计划七天内取消并退款,但仍需支付5%手续费;另有六间机构表示,如医生证明不适合接种等情况下可退回差额,惟部分机构仍须扣除诊症费150至350元,或收取3.5%至5%手续费,当中两间容许消费者将疫苗计划转让他人或用于机构其他计划。
消委会促提高资讯透明度
消委会表示,私营医疗机构应提高资讯透明度,清楚列明收费详情和条款细则,并在付款安排上提供更大弹性,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建议消费者应在付款或签署合约前,清楚了解当中条款及细节,并自行咨询儿科医生或家庭医生的意见,选择最合适的疫苗计划,免却之后的退款程序和避免争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