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各方回应/施政报告为港发展注入新动力 政界点赞改革决心

2025-09-19 05:01: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多名政界人士表示,新一份施政报告紧扣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市民关注议题,体现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为香港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打破行政壁垒 提速发展北都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指出,施政报告在发展旅游上提出不少新猷,包括优化游艇产业配套,推广高端游艇旅游。游艇旅游是全球的新兴产业、经济潜力巨大、可吸纳大批高端旅客来港,值得大力推动,并且可加强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联系和合作。新一份施政报告还提出将AI作为未来发展核心产业,这不单抓住了AI发展的风口,更能发挥香港独特优势。此外,继续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既能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又全面对接、配合国家战略,为香港发展注入动力。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驱动香港发展的新引擎,项目规模庞大,未来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同时却反映现有体制未能适应新时代新需要,成为制约发展的障碍。施政报告提出成立由行政长官亲自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透过高层次专责机构打破行政壁垒;简化多项行政流程,建筑方法摘优而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分阶段开发”、原址换地、“片区开发”、“按实补价”等崭新土地发展模式驱动市场参与;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授权政府制订简化的法定程序。一系列举措将有效提速北部建设,吸引产业企业进驻。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会长施荣怀表示,今年的施政报告主题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扣,充分彰显了香港要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国家和香港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此外,施政报告回应了市民最关切的问题。透过持续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推广“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方针等方案,充分展现了特区政府以民生为最终施政目标的理念。

  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枢纽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眼科专科医生林顺潮表示,今年施政报告中的不少内容将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枢纽,例如吸引更多国际和内地顶尖药企落户香港,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及先进疗法制品等临床试验和治疗等。

  林顺潮期待“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成立后,对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创新药都有“特别通道”加快审批流程,推进香港成为医药研发基地,吸引全球顶尖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香港,为香港提供一个新的“收入引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