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打造“留学香港”品牌令香港更具国际化,提升非本地生比例不会影响本地港生权益。\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香港致力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施政报告提出增加非本地生比例、鼓励增加宿舍配套等措施。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接受《大公报》访问时强调,特区政府确保本地生入读八所资助大学的机会不受影响,且非本地生均为自资就读,不会占用本地生资助资源。他表示,事前已与大学沟通,了解本地大学具备接纳新增非本地生的场地与资源。他认为,提升非本地生比例有不少好处,有利国际化,也有利本地生开阔视野、搭建人际网络等。\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文) 融媒组(视频)
本地生1.5万个学额不变
李家超强调,“留学香港”可令香港更具国际化,提升非本地生比例不会影响本地港生。“现时政府每年提供1.5万个八大资助学位给本地生,这个数目完全不变。”他又指出,政府正扩大非本地生比例,吸引世界各地的学生,但这些都需要本地大学配合推行,“要确保学校有足够空间及资源,提供予非本地生。大学均表示支持且有足够扩展的空间,不需要担心。”
他认为,更多非本地生来港读书,能够令本地生可接触其他国家文化历史,开阔视野。更能让本地学生搭建人脉网络,香港作为国际城市,本地生可为以后建立事业打下基础,他认为这些经历对本地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能起一个正面的刺激作用。同时,非本地学生亦能帮忙说好香港故事,李家超分享自己与一名在港德国交换生的交流。“他说香港很多好处,很难得有像香港一样的城市,只需30分钟,即可从市区到达自然郊野的地方。”
简化流程加快批地建宿舍
香港的本地大学在国际声誉和全球化方面一向表现卓越,李家超点赞并表示,希望未来可以增加更多“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除了对贡献“一带一路”有帮助,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来源。
增加非本地学生,宿舍等配套必不可少。李家超同意将酒店及工厦改装为宿舍,以及支持大学积极拓展土地。他指出,政府不会削减相关费用,并将积极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土地批核速度。至于非本地学生的学费往后是否也会调整,他认为要交由大学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