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李家超指出,重点将放在“教与学”双向结合,培养学生自发的爱国意识,并透露多项具体举措正在推进。
李家超表示,新一份施政报告将“教与学”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推动自发性爱国意识的培育。他举例说,内地尤其深圳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设施,将其纳入香港特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助开阔学生及青年的视野。另一方面,政府亦定期培训老师,例如,组织教师学习团,到访教育基地,提升初中老师对中国历史和地理的认识。
修缮抗战遗址 保存历史记忆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李家超提到,香港现存40多处抗战遗址,政府将逐一进行修缮与优化,以保存和弘扬历史记忆。
李家超分享个人体会说,多年前参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经历令他深受震撼、终身难忘。他认为,这种直观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自发爱国情感,“切身体会国家过去被侵略、蹂躏、侮辱的历史,自然会产生家国情怀”。
为增强历史体验,香港还推出多条“历史路线”,通过实地走访增强代入感,例如了解抗日时期市民躲避日军的地点,从而深化对国家和香港的归属感。
施政报告提出,会在2025/26学年起将“心系家国”跨校活动普及化和恒常化,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李家超表示,教育局持续优化历史课程框架,推行三年的“心系家国”计划现已进入3.0阶段,参与人数持续增长,内容日益丰富,实现“教与学”共同推进。李家超续说,见到不少青年对国家历史、文化、地理等认识有所增加,成效正面。\大公报记者 吴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