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孙东表示,河套香港园区已有近30家企业签署进驻协议。
北部都会区建设是今次施政报告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接受《大公报》访问时强调,北都发展必以产业为方向,而产业发展更须以科技为核心。
孙东表示,这定位赋予创科局极关键角色,他强调:“我们一定不负国家的期望,不辜负香港所托,会全力发挥在北部都会区应有关键作用。”孙东指出,北都与创科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河套等园区更要加快推进发展。\大公报记者 江凌风、邱梓茵
北部都会区目的为打造300平方公里新都会,相当于四个香港岛面积,区内包括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及新田科技城等地。
针对施政报告提出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具体角色,孙东指出,特首已明确指示将设立三个专责会议:由财政司司长领导,聚焦产业发展;政务司司长领导,专责大学城及教育领域;财政司副司长领导,主要负责土地、交通等配套规划。他强调,这些重大项目的推动将与创新科技紧密结合,区内如河套区、沙岭及流浮山数码港计划,均为未来创科发展的重点,有助加速科技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跨部门加速河套园区建设
孙东进一步指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在北都发展中将扮演关键角色,特别是在园区建设、吸引企业落户,以及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等方面具有主导作用。未来,创科局将全力确保相关企业顺利落户,同时积极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推动香港创新科技产业迈向国际。此外,北都发展涉及多部门协同,除特区政府各部门紧密合作外,亦需与内地及本地企业携手。创科局将专注负责与科技产业相关的跨部门协作,特别是在新田科技城及其他重点园区的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企业于香港落地及发展。
至于政策配套,孙东指出,创科局将落实施政报告中各项政策工具,包括税务优惠、土地政策及产业引导基金等,助力创科企业在香港及北都发展区落户及成长。随着企业逐步进驻,创科局亦将不断完善及优化各项政策与措施,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枢纽的地位。
谈及加快发展河套,孙东表示,政府已成立“河套香港园区跨部门审批专班”,加速园区建设,并表示河套香港园区内已有近30家企业签署进驻协议,部分公司已开始运作,预计今年内正式开园。
新田科技城聚焦三大产业
据悉,园区内两幢大楼共提供约33万平方米楼面面积,支持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发展。为满足入驻人才的生活需求,河套区内将规划兴建十多幢人才公寓,并配套建设酒店设施。孙东局长指出,由于河套区空间有限,更多住宿需求,可借毗邻的新田科技城或深圳而得以满足。“新田科技城其中一个发展重点是‘产城融合’,提供包括餐饮、住宿及休闲娱乐在内的综合配套。”
交通方面,河套区对外连接正不断完善。去年10月,连接粉岭与新田的道路已开通;此外,一条由落马洲福田口岸直达河套园区的道路快将启用。预计2027年通车的港铁古洞站,将进一步缩短交通时间,未来从该站至河套仅需约20分钟车程。园区亦将提供接驳巴士服务,连接周边港铁站与河套区。深港两园区之间还将建设人行桥,方便跨境居住与通勤。孙局长透露,日后还有一条铁路经过河套,并计划设“河套站”。
政府会在年底前公布《新田科技城创科产业发展规划概念纲要》。孙局长透露,新田科技城约有210公顷占地,将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先进制造与新能源三大产业,“希望能够为未来GDP的增长,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职位。”据悉,新田科技城发展时间长、涉及的企业、机构多,故将以“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的方针运营,“通过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结合,新田科技城既跑得快,又可以跑得远,可以跑得好,跑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