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战风记❶ 严阵以待 市况篇/挡水板、抽水机、沙包齐出动做足准备 居民:希望风快点来,快点走!

2025-09-23 05:01: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曾遭世纪暴雨淹浸的黄大仙中心,管理公司一早严阵以待,加设巨型挡水闸及胶纸阵。\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右上图:在石澳,有商户在打风前为窗户加装木板防风。\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右中图:在水浸黑点的杏花邨,当局已在海边长廊加装防水板 。\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右下图:在鲤鱼门,工人正在装配临时钢桥,预防出现水浸。\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曾重创石澳、鲤鱼门、港岛杏花邨等沿海地区,其中石澳受损尤为严重,海滩热门景点蓝色情人桥被台风摧毁,沿岸更因风暴潮与大浪出现严重水浸。

  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曾遭重创的居民不敢懈怠,纷纷严阵以待,全力应对这场可能带来巨大影响的风暴。\大公报记者 叶浩源、余风

  石澳泳滩旁,多间餐厅与商户昨日已率先行动。一家餐厅在“桦加沙”来临前,用厚实门板钉死所有窗门。餐厅职员回忆,“山竹”来袭时,餐厅遭严重破坏、损失惨重,因此此次绝不敢轻视台风威力。附近商户也纷纷在门窗处加装挡板,防止洪水入侵。石澳沙滩附近一间游泳用品及杂货店的女东主,除做足超前准备,还放置大量沙包防洪,她说:“希望风快点来,快点走!”

  将家中物品全部升高

  一位士多档主坦言,之前“山竹”与“天鸽”已让士多损失不小,当时水深曾及腰。听闻此次台风威力或更甚,她早早做好准备,将物件尽量摆到高处,还堆放沙包,防范潮水冲击、泥沙流失与树木倒塌。她特别提到,民政处后续为他们设置的水闸效果显著,在抵御水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石澳村村民蔡先生已摆放沙包防水,堵塞易积水位置,同时配备抽水机辅助排水。谈及过往水浸,他说上次严重水浸时,家门口水位最高到腰部,部分区域水位达小腿,排水口更被淹没一半。虽房屋地势有所抬高,但他坦言,若无抽水机辅助,仍有被淹风险。经多年应对台风的经历,居民已习以为常,加之相关部门提前发布风雨预警、做好超前准备,让大家能提前落实防护措施。

  另一位居民张先生则重点采取“物品垫高”措施,将家中物品全部升高,避免被水浸泡。他指出,住家附近有沙井,但目前排水状态不明,担心下雨时室内出现水浸。因此,他与邻居均认为,通过摆放沙包与垫高物品,应能避免水浸造成损失。

  此外,尽管台风将至,石澳沙滩上仍有不少人前来观浪,一群约20名、身穿校服的学生还在泳滩上拍照留念。

  餐厅休业数天 商场加装水闸

  曾惨受台风侵害的鲤鱼门居民,也在“桦加沙”逼近时加紧防风。渠务署也提早为居民设置挡水板,以及在低洼地区设置钢桥,方便居民出入,并向居民及店舖商户提供沙包防御水浸;消防人员亦早早在主要通道的栏杆上绑上救生绳索,以便协助居民出入。上址不少居民均指已见惯风浪,不会撤离,面对此次台风并不担心,只要在风暴来临前做好预备,并购备多天的食材。而有茶餐厅东主则指,为应对超级台风只有休业数天。

  作为风灾黑点区域,柴湾杏花邨的住户也忙着在窗户贴胶纸防风,部分住户还将胶纸砌出不同图案。地面区域,沿岸长廊、大厦大堂门口及停车场等处,管理处人员已设置水闸、沙包等设施,应对“桦加沙”可能带来的大雨与风暴潮。2017年“天鸽”台风期间,杏花邨一个地下停车场几乎被水灌满,数十辆私家车报废。有车主亦提早将车辆驶往较高位置,避免重蹈覆辙。

  此外,早前遭世纪暴雨侵袭导致商场被淹的黄大仙中心北馆,同样严阵以待、提早做好防浸准备,在商场门外加装多块“与人同高”的巨型挡水闸阻挡暴雨、避免洪水再次冲入商场。除挡水板外,商场还针对超强台风,在玻璃门上贴了米字型皱纹胶纸,降低强风将玻璃吹爆的风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