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何永贤表示,若AI程式应用在北部都会区,按未来十年发展一百幢楼宇推算,可省十四亿元建筑成本。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加快步伐应用人工智能(AI),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昨日表示,AI有助减低建筑成本,举例房屋署现时应用的AI自动生成程式,有助减少物料浪费、优化桩柱布局设计,若相关程式应用在北部都会区,按未来十年发展100幢楼宇推算,可省14亿元建筑成本。何永贤称,推行租置计划的难处在于兼顾居民意见及政府收支,现时39个租置屋邨中,有3万个单位尚未售出,需时研究租置单位的定价及混合业权等问题。
何永贤早前在施政报告措施记者会上表示,将在建筑设计方面应用AI。她昨日接受电台访问时举例提到,房署于2020年开始,与科技公司研究自动生成设计程式,用于设计屋邨小径地砖的铺排方式,以减少物料浪费;同一程式其后被房署工程师团队用于桩柱设计,配合地底岩层高低等变化,设计最合适的桩柱密度和大小,预计每幢大楼建筑费能省下100万元。
她表示,土力工程处、屋宇署及房署合作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项目,最新数据显示,地底的变质沉积岩可承受力可达5000千帕,较原估计的3000千帕多六成,若配合AI设计桩柱,调整桩柱密度及大小,以北都未来10年发展100幢楼宇估算,可以节省14亿元。她指程式亦可应用在私人项目,减少物料及资金浪费。
若重推租置 须考虑业权问题
对于施政报告前夕有声音传出政府拟重推租置计划,但最终未有着墨,何永贤表示,房屋局对重启租置计划持开放态度,但不同屋邨的住户有不同考虑,需要考虑定价和混合业权等问题。她亦提到,重推租置要视乎公屋轮候时间,租置计划下每年有2300个公屋单位可作回收及编配,改以居屋或绿置居的形式出售,若现时再推租置计划,回收单位的数量相应增加,恐影响轮候公屋时间,现时未必是合适时机。
另外,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昨日在LinkedIn贴文提到,特首政策组日常工作很多时使用AI,例如在筹备施政报告过程中,团队以AI辅助归纳市民的诉求及意见,让特首政策组能快速及精准就相关议题作深入研究,减省了整理资料所需的时间。
黄元山表示,施政报告咨询期间,共收到逾万份意见书,团队透过AI,快速将意见分类,归结出头十个最关注的题目,以及这些题目意见占比;AI亦协助团队从大量意见中,抽取业界、政团及各群组人士的共同诉求,令团队可首先分配时间和投入精力研究这些共同倡议的可行性;此外,AI能按主要政策范畴,细分各政策细项,罗列收到的意见,令团队可快速有系统地阅览各项政策建议,有助订定工作优先次序和资源分配。\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