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昨午市区风力仍然强劲,在尖沙咀,有游人的雨伞被吹翻。下图:今年七月“韦帕”袭港,有市民冒险追风逐浪。
“桦加沙”以超强台风姿态吹袭香港,十号风球高挂近11小时,香港天文台昨日初步总结指出,“桦加沙”平了本港1964年于同年两度发出十号信号的纪录,并且是1946年以来距离香港最远的十号风球。“桦加沙”正进一步远离及减弱,不过在西北太平洋还有两个台风,分别是“浣熊”,以及最新生成的“博罗依”,出现三颱共舞情况。
天文台昨日在《天气随笔》撰文指出,“桦加沙”在进入南海后,结构仍然完整、环流相当广阔,而且风眼浑圆清晰,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约每小时230公里,是今年至今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最强的热带气旋;亦是天文台自1950年有纪录以来、南海区域第二强的热带气旋。当它横过南海北部期间,政府飞行服务队投放的下投式探空仪录得,时速达135公里的飓风程度近地面风速。
“桦加沙”吹袭香港期间,整体风力与2017年“天鸽”、2023年“苏拉”、今年的“韦帕”相若,但较2018年“山竹”弱。它于昨早最接近香港时,在天文台以南约120公里掠过,是1946年以来距离香港最远的十号风球,当时中心风力高达每小时195公里。
“桦加沙”并带来显著的风暴潮,加上其最接近香港时正值涨潮,多区水位明显较正常潮位高,其中,维港的水位昨早升至海图基准面以上约3.4米,接近2017年“天鸽”袭港时的水位。“桦加沙”的强劲风力亦引发越堤浪,导致沿岸地区多处水浸。
外围雨带影响 今有大骤雨雷暴
天文台预测,“桦加沙”的外围雨带今日会为广东沿岸带来大骤雨及雷暴。随着它进一步远离并减弱,本周后期骤雨逐渐减少,天色好转。此外,“博罗依”会在这一两日移向菲律宾并进入南海,随后横过南海中南部,大致移向海南岛以南海域。随着高空反气旋增强,下周中后期广东沿岸天色大致良好。\大公报记者 戴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