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早作部署/26沿海地点防灾工程陆续完成

2025-09-26 05:01: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在台风季节受到热带气旋、暴雨、风暴潮及越堤浪的威胁。为应对海平面上升及风暴潮引致海水淹浸沿岸地区的风险,特区政府在2021年完成沿岸灾害研究,识别了26个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制定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相关的改善工程自2022年起陆续推展,当中16个地区已完成,预计余下的改善工程将在2027年或以前按时陆续完成。

  特区政府早前提交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的文件提到,按现时估算,就本世纪中而言,气候变化为本港沿岸地区带来的淹浸风险,属于可管控的程度。政府会沿用风险管理方法,评估全港所有沿岸地区受海水淹浸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并计划为11个沿岸地区作超前部署应对临近本世纪中的风险。在涉及公众和私人物业的地方,透过多层保护设计的改善措施,缓减沿岸水浸风险和减轻水浸带来的影响。

  多层保护的设计包括在沿岸位置加建或提高挡浪墙,以减少沿岸灾害;在海岸合适地点设可拆卸式挡水设施,以提供沿岸缓冲区进一步减少海水涌入内陆;在重要的建筑物前加设可拆卸式挡水板及/或提供沙包;以及制订预警系统及紧急应变安排等行动计划、加设水文尺、放置水泵和警告牌等,提高市民的警觉性和加强准备措施。

  特区政府亦为全港制定具前瞻性的“综合防洪管理策略”,包括在各区规划工程项目详细考虑地形、水浸风险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设计相关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并实施蓝绿排水建设和挡水措施,包括在极端降雨情况下利用一些公共空间或休憩设施土地作蓄洪用途,发挥一地多用的好处,以及推广采用新一代不同类型的防水闸/屏障及挡水板。在管理方面,会持续强化“及时清渠”、采用创新科技、加强资讯发放等措施。\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