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施政报告推出新的发牌制度,容许狗隻进入领牌食肆,业界普遍希望当局在发牌前厘清政策标准及责任,细化执行细节。
目前全港逾1.7万间餐厅中,宠物友善餐厅不足100间,可说未成气候。《施政报告2025》建议推出新的发牌制度容许狗隻进入领牌食肆,预计明年中批出首轮申请。食肆若符合严格发牌要求,卫生安全有一定水平,便可加入宠物友善行列,既可开拓新商机,“毛孩”主人也欣然有新的聚脚点。不过,饮食业是否准备妥当?
在昨日(27日)的立法会食卫事务委员会上,有议员表示关注狗隻入食肆所带来的卫生及责任问题。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回应指出,涉及处理食物的范围,如火锅及烧烤店,不会让狗隻进入。\大公报记者 余风、苏荣(文)卢刚昌(图、视频)
大公报记者近期走访多区食肆发现,不少店主对新政策表示有兴趣,认为可以开拓新客源,有意划出宠物专属区域,但普遍希望政府加强与业界沟通,在发牌前厘清政策标准及责任,细化执行细节,避免因规例灰色地带引起争议。
华星冰室负责人简铭进明确表示“绝对赞成新措施”,但坦言当前仍存在诸多待厘清的问题。他提出,狗主带狗进店后,狗与餐厅运营的关联影响尚不清晰,例如是否需要划分宠物专属区域,惟本港不少店舖受限于面积,区域划分较难操作;同时,他担忧政府若对狗隻大小、需否戴口罩、能否吠叫等方面设下条例,会让食肆陷入执行困难情况。简铭进建议,只要狗隻不影响其他食客,政策应从宽、从简制定,并赋予食肆自主管理权,例如允许拒绝攻击性狗隻入内。他强调:“希望当局多与业界沟通协商细节,减少引起麻烦的可能性。”
食肆关注执行困难问题
谈及新政策对生意的影响,简铭进透露,食肆已构思推出狗仔派对等特色活动吸引客群,但实际客流增长需结合区域特点,例如沙田等新界地区狗主数量多于市区,或许能更明显地带动生意。
《食物业规例》(第132X章)明确规定,除导盲犬、警犬等执行法定工作的犬隻外,禁止任何狗隻进入食物业处所(含室内外座位区),违例经营者最高可罚1万元并监禁3个月,该旧规被质疑与新措施存在抵触。
简铭进认为相关法例早应修改,且修改后需简化条款,给予餐厅更多自主决策空间。不过,他亦担忧发牌后会衍生新问题,例如获得新牌可能流失部分客源。“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不同群体的食客,却不想因此受累。”此外,他还提出关键责任界定问题:“若发生狗隻咬人事件,该告狗主还是餐厅?”他希望政府能制定长远规划及指引,明确责任谁属,降低食肆“被动受害”的风险,惟有申请流程简化、规则清晰,食肆才更愿意参与。
尖沙咀中心Villa 26负责人Bon则期待新政策,坦言“很开心,因为店外区域可以用来接待宠物及主人”。得益于餐厅面积较大的优势,Bon计划在室外划分宠物专属区域,且已明确人用与宠物用餐具将严格分开,“会为宠物准备专门的食盆盛放食材,绝对不会出现人宠餐具混用的情况”。同时,他表示会提醒狗主关注宠物状态、自行清理宠物排洩物,且禁止宠物进入餐厅室内区域。不过,由于目前尚无相关意外案例参考,Bon希望政府在发牌前推出明确指引,重点厘清“意外发生时,责任该由餐厅承担还是狗主承担”,直言“大家都不希望发生意外,但必须提前明确责任边界”。
申请与否视乎政策细则
“我有兴趣申请牌照!觉得宠物能和主人一起用餐,双方都会更开心。”鸡汤面店“坐镇”店主豪哥同样有意申请牌照,他透露,餐厅共两层,已计划将上层改造为宠物友善楼层,通过分层管理确保不影响其他食客;爱狗人士可选择到上层就座,不喜宠物的食客则留在下层。考虑到店舖空间有限,豪哥提出可能会要求狗隻佩戴口罩、尽量不落地等要求;对于卫生问题,他则认为“狗主清楚宠物的排便规律,不太担心大小便问题”。不过,豪哥也表示,最终是否申请,仍需等政府公布具体细则与配合条件后再做决定。
“是会增加多点生意,但都要看政府是否给予(宠物进入食店)。”花墟茶餐厅店长刘小姐表示,如果落实发牌相信店方都有兴趣申请,主要视乎价钱和规限。此外,她又指部分人对宠物避忌,“有些人爱宠物,有些人不爱,位置要安排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