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特区政府调整下一个十年期房屋供应目标至四十二万个单位,公私营房屋维持七三比。\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安居乐业是不少置业人士的梦想,香港特区政府昨日公布《长远房屋策略》2025年周年进度报告,下一个十年期房屋供应目标42万个单位,较去年订立目标减少两万个,公营房屋供应目标为29.4万个单位,私营房屋供应目标为12.6万个单位,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维持七比三。
房屋局表示,积极推展多项“提速、提量、提质、提效”措施,尽快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已觅得足够土地,可满足未来十年供应目标,并已彻底扭转“头轻尾重”情况。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委员梁文广认为,政府目标供应单位估算较去年减少,相信已考虑出生率及外来移民等因素,整体估算反映现实及较为务实。\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长远房屋策略》周年进度报告推算,下一个十年期(2026/27至2035/36年度),本港总房屋需求为41万9100个单位,较上一年推算减少18900伙,政府因而将供应目标定于42万个单位,较前一年下少4.5%。
每年建逾3万公营房 创24年新高
传统公营房屋在未来五年,预计可供应16万9500个单位,即平均每年有超过三万个单位落成,创下24年来新高,未来十年,公营房屋供应目标为29.4万个单位。
私营房屋供应方面,未来十年供应目标为12.6万个单位。政府在报告中承诺,未来十年将会有足够土地满足有关目标,除了政府卖地项目,其他土地来源包括:铁路物业发展项目、市区重建局项目及私人发展项目。
政府又估算,下一个十年期居住环境欠佳的住户,包括板间房、寮屋、工厦等住户的数目维持12万7500个,连续第三年未有更新。房屋局解释,鉴于“简朴房”规管制度目前尚未实施,现阶段难以估算规管制度对㓥房住户数目的影响,所以采取审慎做法维持推算,日后会因应规管制度的落实情况,适时检视对住户数目的影响。
特区政府强调,解决房屋问题是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房屋局表示,一直积极推展多项“提速、提量、提质、提效”措施,以尽快增加公营房屋供应,自本届政府上任以来,已有超过10.3万个家庭获安排入住公屋或购买由房委会和房协出售的资助出售单位,数字较上一个三年期大幅增加约五成。
房屋局指出,未来十年政府已觅得足够土地,可以满足29.4万个公营房屋单位供应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公营房屋供应“头轻尾重”的情况已经彻底扭转。2026/27年度起的五年,总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包括简约公屋,将达到18.9万个单位,较本届政府上任时大幅增加约80%。传统公营房屋供应而言,未来五年的供应量预计将达16万9500个单位,平均每年有超过三万个单位落成,数字是24年来的新高。
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委员梁文广昨日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今年报告的政府目标供应单位估算较去年减少,相信政府已考虑不同因素,例如出生率和外来移民数字等,认为整体估算反映现实及较为务实。
梁文广认为,公私营房屋维持“七三比”属于合适,基层市民轮候上公屋的人数有所减少,但仍然有不少人住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居所,因此社会对公营房屋仍有一定需求,同时需要预留一定数目的资助出售房屋让市民向上流动。
取缔㓥房 环境欠佳住户料减少
至于“简朴房”监管问题,政府将在2026年正式立法取缔㓥房,业主可向政府登记获取宽限期,将不合标准“㓥房”改建成合规“简朴房”。梁文广相信,简朴房条例生效后,居住环境欠佳的住户数量将会逐步减少,不合规的分间单位于数年后一定会被淘汰,而且未来公营房屋单位不断增加,可以帮助有关住户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