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教育局表示,已完成审批718所幼稚园学费申请。
【大公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教育局昨日公布,2025/26学年共有39间直资学校获批调整学费,平均加幅为4.64%,加幅较去年微跌0.12个百分点。今年申请调整学费的直资学校共有40间,较去年的总数减少13间;其中一间直资学校的申请不获批。另有70间私立学校增加学费,即其中一间私立学校的申请不获批,平均加幅4.62%;有63间国际学校增加学费,加幅4.6%。
教育局表示,现已完成处理所有直资学校、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的学费调整申请。直资学校方面,有9间小学加费幅度为5.8%或以下;27间中学加费幅度为5.8%或以下,3间中学的加费幅度为5.81%至10%。私立学校方面,有54间小学的加费幅度为10%或以下;16间中学加费幅度为10%或以下。来自国际学校的63份加价申请全数通过,加幅皆为10%或以下。
教育局补充,直资学校提交加费申请时,必须提供财政预算和充分理据,教育局在批核学校新学年的学费时,会小心检视学校有否进行所需的咨询工作,并会要求学校按规定把不少于学费总收入的10%拨备,以作为学费减免和奖助学金用途,确保学生的学习不受家庭经济问题因素影响。
508幼稚园加学费
幼稚园方面,教育局表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当局已完成审批718所参加计划的幼稚园学费申请,包括484所提供半日制课程的幼稚园,当中470所维持学费不变及14所获准加费;622所提供全日制/长全日制课程的幼稚园当中,128所维持学费不变及494所获准加费。
半日制课程约九成会在2025/26学年免收学费;全日制/长全日制课程,就基于政府与家长共同承担成本的原则,家长须支付部分额外费用,在2025/26学年,每期学费中位数约为1090元,比去年增加90元,整体学费仍处于低水平。
教育局续指,有经济需要的家庭可透过学生资助处管理的“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学费减免计划”(学费减免计划)申请学费减免。
对于学校加学费,团结香港基金副研究总监郭凯杰表示理解学校面对成本压力,但关注加学费将加重本地中产家庭负担。他指出,因应此前施政报告公布开放直资学校收取非本地生,当局可鼓励学校采用本地与非本地学生分级收费,对非本地学生收取更高学费,盈余用于补贴本地官立及津贴学校,减轻本地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