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由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组成的83舰编队在香港昂船洲军营举办舰艇开放活动,连日吸引大批香港市民踊跃参与。左下图:官兵细心向市民介绍舰上的装备。右下图:军舰来港机会难得,参观者把握机会与军舰合影留念。
由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组成的83舰编队在香港昂船洲军营举办舰艇开放活动,连日吸引大批香港市民踊跃参与。从垂髫孩童到耄耋长者,从在港学子到军事爱好者,大家登上舰艇近距离触摸“大国重器”,在见证中国海军硬核实力的同时,更凝聚起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他们纷纷表示,亲身感受海军发展后,“对国家未来、人民未来的光明前景更有信心。”\大公报记者 吴俊宏(文、摄录) 融媒组(制作) 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麦钧杰(图)
昨日在开放活动现场,排队的人群中,身穿迷彩服的身影格外亮眼。军事爱好者杨益华特地身着军装,携着相机前来参观。他直言:“中国海军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这样的实力让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安全感与荣誉感。”同行的青年张一林则感慨,如今面对外部挑衅,国家早已底气不同,“西方所谓‘中国经济疲软、军力衰退’的谣言,在眼前的军舰面前不攻自破。”
小朋友情迷雷达系统 “太神奇了”
“军事迷”并非成人专属,9岁的陆小朋友满头大汗仍坚持排队,登舰后兴奋地说:“舰艇好型!国家派两艘舰艇来港让市民参观很罕见,再热也值得。”已是“第二次观舰”的庄小朋友,此前曾登上山东舰,此次却对戚继光舰的雷达系统格外着迷:“它的体积巨大,能接收不同信号,太神奇了!”不少家庭特意带孩子前来,家长们表示,希望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从小接触国防知识,建立国家认同感。
舰艇上的诸多设计,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中国军工的跨越式发展。戚继光舰上的一款救生艇意外成为“人气焦点”──看似小巧的装备,不仅能承载80人,更具备防火功能,其人性化与专业化设计让参观者频频惊叹。“以前只在新闻里看‘大国重器’,今天亲手触摸到救生艇,才知道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实力。”青年常景然登舰后惊叹道,舰艇足足有四五层楼高,内部空间宽敞、功能先进,彻底刷新了他对国家军工的认知。
经历过时代变迁的老者,对此次观舰有着更深刻的感悟。86岁的李先生是不折不扣的“老港人”,他回忆起年轻时的经历:“小时候在香港海边看英美战舰,总免不了‘长别人志气短自己威风’,如今登上祖国自己的战舰,非常开心!”为了此次参观,他提前查阅资料,抽到资格时连续兴奋三天,“等了好久才等到这一天,即便遗憾错过几个月前的山东舰,这次仍觉不虚此行。”
青年学子则在观舰中明确责任担当。香港大学学生苏宸萱并非首次感受国家军事力量──此前观看93阅兵、见证山东舰访港时,她已多次为国家进步动容,但“亲身站在军舰上,这份骄傲感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她表示:“80年代的军迷面对中外军事差距时多有失落,现在我们的装备已跻身世界一流,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超越,这种从‘追赶’到‘领跑’的转变,让人由衷自豪。”今年开始关注国防建设的她,从军事广播到军队发展历程,越了解越深刻:“今天的强大不是凭空来的,是无数人奋斗的结果,这不仅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更让我意识到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刚于9月来港读书的孔筱珽,还在国庆当天赴维港观看烟花,恰逢生日与国庆同日的她直言:“在香港过国庆格外特别,这份记忆一辈子都忘不了。”
从小接触国防知识 培养国家认同感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的敬业同样打动人心。海军学员们顶着炎热天气坚守岗位,耐心引导参观、细致讲解装备,用专业态度保障活动顺利推进,让市民在感受国家实力的同时,更添一份敬意。不少参与者表示,这样的线下参观是优质的国防教育渠道,青年韦语银暄表示:“国防教育对青少年太重要了!”她认为,现场不少家庭特意带孩子参与,“能让小朋友从小接触国防知识,慢慢建立国家认同感和凝聚力”。
随着活动落幕,83舰编队今日(3日)将告别香港,开启出访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的行程,并在当地举办开放活动。此次香港之行,不仅让市民直观触摸到祖国的国防实力,更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传递爱国情怀,如李先生所言,为香港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上了一堂鲜活的“国家课”。而编队后续的出访,也将继续以舰艇为纽带,增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展现中国海军的开放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