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江苏盛产大闸蟹,其中泰州兴化市是内地最大的大闸蟹产区。图为兴化河蟹交易市场内。\大公报记者陈旻摄
10月3日清晨8时,位于江苏常州钟楼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出的首批母蟹,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直接飞往香港。“客户反馈今天下午已正常提到货”,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口业务部负责人朱女士对大公报记者表示,后续会视香港市场需求加大大闸蟹出口量。
朱女士介绍,该企业首批供港蟹品种为他们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自主培育的中华绒螯蟹品种“诺亚1号”,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了农业部水产新品种的审定。“首批供港蟹全部为精品母蟹,目前,母蟹的黄与肉质都非常饱满,公蟹尚未达到品质最佳状”,朱女士表示,该公司自行研发的“诺亚1号”大闸蟹品种个头大、品质好,公蟹重量可达到9両至1斤。
“我们公司高标准池塘养蟹已经十多年了”,朱女士说,“公司大闸蟹出口经销也已十多年了,出口阿联酋迪拜、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她特别表示,“2016年之前,我们一直直供香港。”该公司年产大闸蟹100吨左右,朱女士表示,前些年,大闸蟹年出口量占产量八成,“近年,大闸蟹出口企业增加,竞争加剧,我们的年出口量占到年产量五成。”
智能化养殖 提升品质
江苏大闸蟹停止直接供港,迄今已近9年。近年来,每逢蟹季,大批江苏大闸蟹自韩国、日本等地转口入港,因多地辗转,大闸蟹死亡率也大幅增加。随着物联网、卫星导航、遥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在渔场和渔业装备中的应用加速发展,江苏水产养殖已从机械化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变,生态养殖模式的普遍应用,大闸蟹品质提升且稳定。\大公报记者陈旻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