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申诉专员陈积志昨日宣布,申诉专员公署完成运输署就更改西隧收费点位置欠透明度的全面调查,提出9项改善建议,包括加强监督承建商的处理进度,以及适时检讨优化安排措施的成效和运作等。运输署表示接纳公署的建议,已检讨有关资讯发放安排,并正跟进改善措施。
运输署接纳并跟进改善
运输署在每条收费隧道均设有一个主收费点及备用收费点,该署透过开启相应收费点的显示屏,表达当刻在运作的收费点位置。西隧南行方向只有两个位置适合设置收费点,分别位于九龙入口和港岛出口,相距约两公里,较其他隧道的收费点一般相距约200米为远,因此相关车辆在“过渡时段”,驶经主收费点和备用收费点的时间,会有较明显的差距,因而影响被征收的隧道费。
陈积志表示,公署早前接获3名申诉人指,今年2至3月上午的“过渡时段”内,驶经西隧南行往港岛时,发现九龙入口的显示屏并没有显示实时隧道费,而被收取的隧道费亦较认知的稍高。有申诉人致电“易通行”客户服务热线查询,但职员未能告知确实收费点的位置,资讯有欠透明。
公署调查发现,运输署曾因应道路工程,于今年1月至3月期间,关闭西隧南行的主收费点,并以备用收费点收费。由于热线职员不熟悉收费点的位置,故未能妥善回应查询。公署认为,运输署在转换收费点时,只以关闭显示屏的方式表达,做法有欠理想。另外,热线职员在更改收费点近一个月后,仍未掌握后备收费点的位置,反映运输署未有预早为热线职员提供重要及最新资讯。
运输署表示,上月已优化西隧往香港方向转换“易通行”收费点时的资讯发放,并正与相关部门跟进西隧南行收费点的隧道费显示屏系统,以期日后在转换收费点时,非运作的收费点隧道费显示屏会由现时的关闭模式,改为继续开启及显示收费点已转换的提示信息,预计改善工程于明年首季完成。服务商已加强培训,提升人员对“易通行”服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