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惜地球助理环境事务经理陈永杰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有些小型商户如文具店等仍售卖荧光棒或许属不小心,他指出,明白有些人仍然很怀念玩荧光棒,但香港之所以禁止售卖荧光棒除了因为它是一种即弃塑胶,也因为里面的荧光剂有毒,本来就不适宜当作一种玩具,环保署果断淘汰荧光棒值得支持。
对于有网购平台售卖荧光棒并可运送至香港,陈永杰认为《产品环保责任条例》已禁止以销售作为目的的展示,包括在网上的展示,因此在本港营运的网购平台也须遵守相关法律,建议环保署提醒跨境的网购平台主动遮蔽与荧光棒有关的关键词,并表明产品不向香港地区销售和发货,亦不让消费者付费购买,处理方式与刀具、药物等不准出口至香港的产品一致。他表示,相信部分仍售卖荧光棒的商户货源亦来自网购平台,只要规管好网购售卖情况,便有助从根源解决问题。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梁熙认为,有些商店仍在销售荧光棒,有可能是出售货尾,或者因为实施禁令已超过一年可能忘记此禁令,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过去都一直未有执法而心存侥幸,由于法例只是规管出售及供应的行为,使用即弃荧光棒并不违法,也因此难免如塑胶餐具法例一样,会有人从网购平台购买回港使用,此现象并不健康。他提醒商户自律,不应该铤而走险出售相关产品,一同协助社会提高环保意识。
议员:或须审视执法力度
梁熙建议当局了解市面现时出售荧光棒的情况,如果仍有商店出售,可先以劝喻或警告形式呼吁他们不要再入货及出售。如果屡劝不听,甚至荧光棒再次售卖得成行成市,政府可能有需要审视执法力度,达至原本实施此法例的初衷,即透过立法禁售而改变市民习惯,做到大幅减少即弃荧光棒的供应,令其绝迹。\大公报记者 古倬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