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有团体为公屋长者在大门安装传感器,若超过48小时未开门,会通知亲友或关爱队。
【大公报讯】记者卓彤报道:随着本港人口老龄化加剧,独居长者或双老长者的家居安全引起社会关注。有团体为公屋长者在大门安装传感器,若超过48小时未曾开门,会通知亲友或关爱队,期望独居长者一旦出意外,能及早发现。若致电长者后仍没回应,关爱队会上门了解。
不会采集影像或声音
香港南九龙狮子会参考房委会试行的“物联网长者住户大门关闭讯息系统”,推出为期两年的“长狮守.暖心头”服务计划,第一期服务对象为观塘乐华南邨120户独居或双老长者,为他们在大门安装传感器。主办方强调,传感器只用作侦测大门的开关状态,不会采集影像或声音;计划亦属自愿参与性质,并设有退出机制。主办单位希望能将计划推展至大埔、沙田及荃湾等地区,而目前计划已筹得逾148万元善款,目标是服务900个长者户。
参与计划的叶婆婆,年近九旬,独居乐华南邨,她目击隔邻独居的婆婆,倒卧家中数天无人知道,最终离世。她现时身体健康,但女儿不放心,一早为她安装了“平安鐘”,每日亦会打电话问候。叶婆婆表示,“这几晚(女儿)说,你安装了传感器,不用我经常操心。我也不用再想,如果病了起不了床,按平安鐘都按不到怎么办。”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昨日(4日)在计划启动礼致辞时表示,公屋长者户的比例日渐增长,由以往约四分之一,增至现时约三分之一,即有约70多万人属60岁以上长者,但政府的资源有限,须靠社会各界协助,呼吁市民一同关顾长者。房委会在试行系统时面对困难,即使收到长者长时间未有外出的信号,但未能联络长者家人,通知他们主动致电长者,而团体今次推出的计划,会由关爱队协助即时联络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