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洪水桥片区发展规划图
特区政府提速发展北部都会区,将于明年内完成北都专属法律立法。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日表示,专属法律并非在改划程序上再作缩减,而是可以较简单程序微调现有参数,例如放宽基建容量,增加楼宇高度等。
甯汉豪表示,因应市场意见,当局在洪水桥片区作出两项调整,包括增加一幅住宅地,以及片区内一条原本由开发商协助兴建的道路,改由政府自行建造。有测量师表示,有关调整有助纾解发展商投标顾虑,以推动项目顺利招标。\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北都专例 申请24小时施工可简化
施政报告提出会为北都订立专属法例,甯汉豪昨日在一个电视节目表示,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并不是要在改划程序上再作缩减,而是希望当一些发展参数需要微调时,例如放宽基建容量,增加楼宇高度等,可以有较简单的申请程序处理。她表示,没计划对环评程序进行大改动,但在施工阶段,例如有些地方不容许24小时施工,但基于新发展区未有人入住,为了提速施工,在取得24小时施工批准时,程序处理可再简单一些。
甯汉豪表示,洪水桥新发展区内的片区发展,将有多项调整,包括将一幅原本规划作兴建消防局和救护站的用地,改划作住宅地,相信有助开发商更快获得回报。片区内有一条较长的道路,原本希望由开发商建设,但基于开发商反映会增加财政负担,政府经考虑后决定自行建造。她认为,毋须担心此做法成为趋势,虽然开发商会提出要求,但当局会评估是否合理。翻查资料,该道路在深港西部公路附近,一幅拟用作企业及科技园地皮的对外交通道路(见图)。
被问到若要政府自行兴建公路,政府在北都的支出会否比预期多,甯汉豪表示,未来5年平均每年工务工程开支约1200亿元,施政报告提出会额外预留300亿元在未来两至三年加大工程项目开支,当中已预留部分资金做北都建设,即使由政府建设这条道路,但片区发展商会协助建设其他设施,相信“一上一落”的情况下政府可负担。她重申最重要是考虑该地带及市场意见,“调整得到就去调整”。
“双信封制”不会致政府亏蚀
政府将以“双信封制”进行洪水桥片区的招标,甯汉豪表示,社会应脱离“政府只是看钱”的误会,“双信封制”是希望能找到有质素的开发商,如开发商愿意自行负责基建、平整土地,建设速度较快等,便有机会获得更好评分。她又指“双信封制”不会导致亏蚀,因政府会因应市况评定底价,不会任由开发商自行定价。
香港测量师学会上任会长林家辉向大公报记者表示,发展商擅长建筑工程,熟悉楼宇建设的成本、周期及建筑难度等,以计算回报率,但发展商缺乏兴建道路等土木工程的经验,难以精准核算成本,从而影响他们的投标意欲。
林家辉认为由政府自行兴建这条道路,成本增幅有限,他举例“在一个本来要建10条路的区域,多建一条,虽然成本增加但不会多到夸张”,但要私人发展商找承包商建一条路,成本肯定更高。而在片区内再增一幅住宅地,亦是为了提升发展商的盈利能力。
另外,施政报告提到政府已与高尔夫巡回赛LIV Golf达成长远合作安排,被问到当局会否改变利用粉岭高球场部分用地兴建公屋的想法,甯汉豪表示,政府就司法覆核上诉排期明年聆讯,当局仍需时观望,会待司法覆核案进展再定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