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北都发展/牛潭尾建大学城 公众支持创科定位

2025-10-07 05:01: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牛潭尾新发展区大纲图;右上图:牛潭尾新发展区东部将发展大学城。右下图:牛潭尾新发展区中部会有一座综合医教研医院。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特区政府正提速发展北都。政府昨日(6日)宣布,牛潭尾新发展区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即日起开放予公众查阅。当局表示,公众普遍支持将占地130公顷的牛潭尾新发展区,定位为科教园区,重点建设北都大学城包括第三所医学院,以及兴建综合医教研医院。

  政府为配合邻近的新田科技城的创科发展及北都人口增长,预计会在牛潭尾新发展区提供约1.3万个住宅单位。而综合医教研医院的选址并没有采取邻近的方案,但会有24小时开放的行人通道连接。\大公报记者 程进

  政府于2024年11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就牛潭尾的土地用途建议收集意见,共收到593份书面意见。整体而言,公众普遍支持牛潭尾新发展区定位为科教园区,重点建设北都大学城包括第三所医学院,以及兴建综合医教研医院。政府已根据收集到的公众意见,制订了牛潭尾新发展区的建议发展大纲图,并将公众参与报告上载到相关网站(www.nm-ntm.hk/tc)供查阅。

  配合新田科技城 建宅1.3万伙

  按上述的建议发展大纲图为基础,土木工程拓展署依《环评条例》、环评程序的技术备忘录及环评研究概要的要求,就发展牛潭尾新发展区工程项目进行了环评,并制订适当的缓解措施,以确保项目符合《环评条例》的要求。

  公众可在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网站(www.epd.gov.hk/eia/tc)浏览环评报告,公众查阅期至11月4日为止。

  北环綫主线将于2034年落成后,与新田科技城仅一站之隔的牛潭尾新发展区,高达约四成的用地会预留作建设大学城,聚焦科研领域,推动“产学研”合作。

  新发展区中部会有一座综合医教研医院,为北都的现有和新增人口提供全面医疗服务,亦可作为教学医院,配合第三所医学院的发展。新发展区西部的牛潭尾站附近将规划住宅社区,主要提供私人房屋,连同增设的专用安置屋邨,合共提供约1.3万个住宅单位,为教学/科研及医院人员,以及学生提供更多住宿选择,减少日常通勤时间。此外,贯通整个新发展区的牛潭尾排水道会予以活化,增加区内防洪韧力和提供消閒和亲水的优质公共空间。

  医院附近设公共交通设施

  关于综合医教研医院的选址方面,有建议指须移至牛潭尾站附近,借以缩短由铁路站步行至医院的距离。惟公众参与报告提到,曾考虑其他选址,但由于地盘限制、技术挑战、用家要求和项目时间不配合等因素,最后没有采纳更接近牛潭尾站的选址。不过,报告强调拟议综合医院将会位于牛潭尾站步行可达的范围内,并已规划两条公众行人通道,连接综合医院与牛潭尾站,其中一条将会24小时开放,经牛潭尾车厂上盖的公众休憩用地和一幅住宅用地直接通往医院。此外,公众亦可取道牛潭尾站旁边的休憩用地前往医院,政府或于该处设置一条全天候的公众行人通道。同时亦会征询运输署意见,在综合医院附近提供合适的公共交通设施,如巴士或小巴站,方便使用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