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至下)面对稍后举办的全运会,警犬队已加强及提升警犬的训练,令牠们尽快适应新工作的强度。叶庆林表示,现时警犬队有170名警员,以及约200只包括5种不同种类的警犬。领犬员会将训练技能融入游戏中,让警犬更主动去学习。
“不是所有的犬隻都适合做警犬的!”叶庆林表示。警犬的选拔标准,要求具备聪明、勇敢、服从性强、对人要有依恋,如果牠只喜欢独自玩,是很难训练牠成为警犬的。另外,犬隻需要有足够动力训练牠,如喜爱零食或玩耍,因为训练过程中,要透过很多游戏要训练牠们去学习技能。缺乏这些特质的犬隻,难以通过后续的训练考核。
警犬的“职业生涯”从幼犬便开始。出生数月后,牠们会被分配给固定领犬员,由领犬员陪同游戏、洗澡,带牠们熟悉环境、接触人群,用陪伴建立信任。“只有让警犬认可你,牠才会服从指令。”这份信任是后续训练的基础。
技能融入游戏 助主动学习
为让警犬主动学习,领犬员将技能融入游戏:用喜爱的玩具等引导牠们练习搜索、追踪,把模拟爆炸物气味与零食绑定,让警犬形成“找目标得奖励”的条件反射。成为合格警犬并不容易,需通过聪明度、勇敢度、服从性等严苛选拔,由1岁开始训练。以巡逻犬为例,要接受16周的专项训练,经过服从、越障、攻击模拟及战术训练等考核才能正式“上岗”当更。
要成为最佳拍档,并非一蹴而就。因每只狗的性格、动态、能力都不同。接收新犬后,在训练中,要很熟悉犬隻的性格。训练员接收新犬时,要用颇长的时间,去观察犬隻的动作、反应,然后才决定用何方式去训练牠们。训练中,领犬员透过观察力及犬隻的身体语言,与牠们沟通建立感情,以零食、玩具作为推动牠们的动力,令犬隻明白指令,服从指令,做到指定动作,才可达到工作的要求。
从最初对“坐、卧、追”等基础指令的训练,到领犬员简单的手语,在巡逻、现场搜排任务时,无需过多言语,仅一声简短的指令或手势,警犬就能领会工作指令,这种人犬间的默契,更像并肩作战的“伙伴”。同时,警犬亦会主动感知领犬员的情绪,任务中遇到复杂情况时,会下意识寻求领犬员的指令,领犬员通过警犬的神态、动作,判断其是否察觉异常,彼此间有如“心有灵犀”的默契,成为出色警犬。 大公报记者 莫云、盛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