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立法会昨日起一连三日展开新一份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
立法会昨日(8日)起一连三日展开新一份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图),首日辩论主题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强化治理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名立法会议员关注政府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又针对深化改革、民生建设、强化治理、经济发展等多个议题积极建言。多名出席会议的政府官员表示,施政报告不仅立足当前,而且谋划长远,在本港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上,发挥香港独特优势,让香港的发展方向更清晰,道路更广阔。\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致辞时指出,特区政府会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并会全力筹办好今年12月7日举行的第八届立法会选举,确保特区的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特区政府深切明白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以及特区的长治久安,持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并以更多创新思维和多管齐下的策略在特区全方位推广爱国主义教育,将国安信息进一步植根社区。
陈国基强调,本届政府上任后持续强化治理体系,致力提升执行效率和服务质素。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及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目的是要把公务员的管理,变得更为制度化、系统化、公平化。特区政府会继续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与广东、澳门的互利合作,提升人流、物流、数据流、资金流,促进协同发展。
“由治及兴”进程的关键节点
立法会内务委员会主席李慧琼在会上发言说,新一份施政报告把握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重要契机,是在香港“由治及兴”进程的关键节点,开展更深更广的改革。她相信令市民有更好生活、经济社会实现更好发展,也是议员服务香港的初心。
立法会议员吴秋北表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是香港未来关键方向。施政报告提出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推进河套与新田科技城发展,并强化与大湾区城市在产业、交通、资格互认等方面的对接。这不仅有助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将为市民带来更多就业与发展机遇。
提升管治团队工作效率
立法会议员陈克勤表示,关注施政报告为支持本地建造业,将额外拨出300亿元加大工程项目开支,但若款项全部投入长远发展的基建项目,中小型建筑承建商难以从中受惠、社区亦难即时享受到政策红利。他建议额外拨出的工程开支可集中于各区中小型民生工程。
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认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一定有助整体提升管治团队工作效率,她亦支持奖惩分明、破格提拔。至于建设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国际调解院总部即将投入运作,近期国家仲裁法修订允许香港仲裁机构依法进入内地自贸区如南沙、前海等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涉外仲裁,将为香港仲裁业带来重大机遇。
“AI效能提升组”善用资源
立法会议员容海恩关注新成立的“AI效能提升组”,又提到自己作为账目委员会成员,在审阅审计报告时经常发现不少部门存在审批效率低、纪录不完整等行政及文书问题。她期望“AI效能提升组”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外,也应一并处理过去效率欠佳、资源未能妥善运用等问题。
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润物细无声”,他期待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的内地专题实习计划未来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实习名额,让更多青年受益;并同时拓展至航天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让香港青年有机会在不同行业见证国家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