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科技园提供近4000万元支援生物医药初创

2025-10-10 05:01: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科技园升级“生物医药科技培育计划”,加强支援生物医药初创。

  【大公报讯】记者邱梓茵报道:香港科技园公司昨日举办“生物医药科技培育计划”(Incu-Bio)全新里程启动礼,宣布计划由1.0升级至2.0,为初创公司提供最高达3970万元的资金支援,并引入“1+1+2年”里程碑框架,加速项目走向临床前试验,协助初创更快将创意落地,迈向商业化。来自内地的科金生物(Danaus GT)负责人表示,企业透过与高校实验室合作取得技术突破,期望在融资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香港科技园公司初创企业生态圈培育及发展总监粘清泽表示,培育计划主要有两方面升级,其一是推前加速时点,随着AI等趋势愈发明显,企业不应待正式进入孵化器后才加速,因此2.0让企业在更早期便可与科技园协作,提升效率和成功率。其二是更强的成果导向与“共创”模式,注重建立与产业伙伴的共创关系,打造具商业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在价值链及商业模式、法规与临床试验策略等方面更早、更深度介入。

  粘清泽介绍,“1+1+2年”里程碑旨在为初创提供清晰路线图:首年即使研究尚未完全成型,团队亦需及早思考商业化路径,主动与产业界及潜在用户沟通,明确定位与产品方向;第二年在初步成果基础上,面向目标用户进行验证,确认产品是否真正符合需求、如何销售、具备哪些竞争优势;其后两年则聚焦走向临床前试验的准备与布局。此框架有助创始人、科技园团队及各方形成共识、同步节奏,系统性推动创新进程。

  在吸纳产业类别方面,粘清泽指出,科技园在1.0阶段主要聚焦检测(Diagnostics)、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s)及治疗(Therapeutics)三大类别。近年受AI技术快速发展带动,相关设备与应用愈见丰富,预计AI相关初创亦会增加;惟整体而言,科技园仍将在上述三大重点范围内选拔企业。

  粘清泽表示:“香港正处于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科技园公司将持续优化Incu‑Bio,打通‘从实验室到临床’的产业链,助力初创加速研发,从香港走向国际,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生命健康科技枢纽的地位。”

  企业:与大学合作收获丰

  来自内地的科金生物科技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海峰博士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谈及进驻孵化器的期望,他表示,首要是推进融资工作,即使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仍希望能在香港找到合适的投资者。王博士又指出,企业与香港高校合作收获颇丰:“与香港大学合作后,整体成果相当不错。一来香港大学在肝癌相关项目上走得较前,已有较成熟的临床成果;二来教授在科技园亦设有实验室,‘近水楼台’之便,加上彼此建立了良好关系,令合作更顺畅。”

  巧捷力医疗机器人公司(Agilis Robotics)至今共获1700万美元融资,创历届Incu-Bio投资额最高纪录。谈及企业在孵化器阶段获得的核心支持,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何迪朗强调,除了关键的资金保障外,孵化器所在的园区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尤为显著,“身处科技园之内,对我们发展速度的帮助是非常快的——毕竟深圳这边所具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基础,确实非常关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