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施政报告创新改革获点赞,行政长官李家超感谢议员多角度建言。右图:立法会经过一连三日的辩论,通过施政报告致谢议案。
经过一连三日的辩论,立法会昨日通过施政报告致谢议案。提出议案的立法会内务委员会主席李慧琼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本月20至23日在北京召开、审议“十五五”规划建议之际,今次施政报告以创新改革精神作出系统部署,回应市民所需,体现了行政长官以民生为施政的初心理念。
行政长官李家超感谢议员多角度建言,强调将继续与立法会保持良性互动,特区政府会仔细研究和考虑各项建议,让施政更能落到实处,让市民更受惠。\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今次辩论分为四个环节,议题涵盖强化治理体系、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推动产业发展与革新等呼应施政报告“深化改革”主旨的内容,以及一系列关乎教育、房屋、劳工、医疗、社福等民生范畴。李慧琼指出,本次辩论共有88位议员发言,总时长19小时51分;连同官员回应,整场辩论约24小时,较去年增加约3小时。
政府与立法会保持良性互动
行政长官李家超感谢立法会通过致谢议案,并对议员在辩论期间就深化改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治理体系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北部都会区加速推进、产业创新升级、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国际中心地位、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以及房屋、劳工、医疗与社福政策等方面所提出的不同意见表示重视。他表示,政府将仔细研究和考虑各项建议,让施政更能落到实处,让市民更受惠。
李家超强调,今年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通过短、中、长期政策的统筹与多元发展的系统性布局,“围绕经济和民生两大主轴,通过改革发展经济,让社会创造财富、增加资源,让政府提供更多服务,建造更多基建,达至我施政的最终目标──改善民生。”他形容,这份施政报告结合政府谋划与民间智慧,是政府与社会共同为香港开创未来的策略部署。
就行政立法关系,李家超表示,他与团队将继续与立法会保持良性互动、紧密交流与协作,并在行政主导与“爱国者治港”原则相适应的框架下,协同推动施政理念落地,带领社会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同创未来。
司局长回应议员关注项目
多名司局长在会上回应议员关注。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指出,行政长官一向高度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亦是特区政府施政的最终目标。政府将持续加大教育投资,推动香港建设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支持院校扩容提质、壮大科研人才库。并在劳工支援、医疗健康、置业阶梯、社会福利及社区发展等方面落实政策。他指出,站在“由治及兴”关键节点,在国家坚实后盾与香港独特优势支持下,香港的机遇一定会大于挑战。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表示,特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发展,除提供支援服务,更积极扩阔青年平台与机会。今年施政报告提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增加国际组织实习及参与国际会议的机会,并推出全新传媒专题内地实习计划,助年轻人扩视野、增实战、强竞争力。政府亦关注本港家庭与妇女发展,将“妇女自强基金”年度拨款由2000万元增至3000万元,以加强赋权与支援。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强调,为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施政报告已明确香港的教育发展方向与重点,致力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与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并在中小学推动教育数字化,为年轻一代装备面向未来的知识与能力。她特别感谢议员支持北部都会区“大学城”发展。她指出,行政长官已在“北都发展委员会”下成立“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由政务司司长担任组长,组建调研专班,参考不同地区大学城成功经验、广纳界别意见,加快北都大学城的规划与落实。教育局会积极参与其中,加快发展北都大学城。她强调,教育是百年大计,在香港由治及兴的新里程,将继续汇聚各界力量,发挥香港教育优势,贡献国家教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