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透视镜/配合游客支付习惯\蔡树文

2025-10-13 05:01: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运输署昨日在社交平台表示,的士于2026年开始在车厢内安装行车记录系统,保障乘客和司机权益。明年4月1日起,所有的士司机须提供至少两种电子支付方式,方便乘客缴费。

  两项措施实施后,能保障乘各及司机权益,亦方便乘客缴费。乘客以电子支付车费,能减少司机与乘客之间关于车费争拗,也能减少滥收车资问题。

  目前,公共巴士及专线小巴都已采用电子支付方式,而使用“八达通”仍是主流。但公共巴士电子支付是否有死角?答案是肯定的。一般而言,外国游客大多使用信用卡,他们来港期间不一定会购买“八达通”。早前,笔者在大屿山昂坪就看到外国游客遇到的尴尬场面。

  当时,昂坪360因黑雨临时停运,一名外国游客唯有在昂坪乘搭大屿山巴士往东涌,由于身上没有“八达通”,亦没有足够港币零钱,试图用信用卡付车资时,因巴士不接受信用卡付费,登车被拒。唯有向其他人“筹措”车资,尚幸有乘客仗义相助,得以乘搭巴士落山往东涌。

  公共交通收费上若能配合外国游客的支付习惯,有利促进旅游消费,让游客有更好旅游体验。

点击排行